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392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1030篇
海洋学   51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工程反射地震常规的多次覆盖系统、排列和炮点的同时滚动,导致了施工效率的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共反射点原理出发,详细探讨了非常规的移动炮点的多次覆盖观测方法,并与常规的多次覆盖观测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这种方法在提高野外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和速度分析的精度,并且可兼顾折射法和多道面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2.
稳定碳、氮同位素在河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天然存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在河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POM和DOM)来源、转换和运移规律及其与沿岸生态系统的关系、河口区不同来源颗粒有机质的混合过程、河流系统中富营养化的污染来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过程、系统中的营养行为和食物来源途径以及河流有机物质在陆架上的分配、积累和运移规律的应用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03.
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21  
邵玉琴  赵吉  杨劼 《中国沙漠》2004,24(2):223-226
内蒙古鄂尔多斯皇甫川流域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是, 好气性细菌>放线菌>芽孢型细菌>真菌; 0~10cm的微生物总数超过其他土层, 其垂直分布的基本趋势是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50cm; 微生物各类群中, 细菌是最多的一个类群, 这一结果取决于好气性细菌的数量; 恢复草地各土层中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均高于退化草地; 在恢复草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中, 好气性细菌, 芽孢型细菌, 放线菌, 真菌为秋季大于夏季;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恢复草地是防止皇甫川流域草地退化, 提高土壤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04.
路南石林土壤微生物含量及其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植被生长缓慢的季节(1999 年12 月), 对石林地区红壤三个研究点土下20 ~ 60cm 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pH 、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含量和土壤CO2 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土壤CO2 浓度和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与土壤微生物含量(Mo)、土壤湿度(Mt)和土壤CO2 浓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在植被生长缓慢的季节,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空气CO2 浓度变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来源于根系呼吸的比例。   相似文献   
905.
《海洋世界》2010,(6):8-8
模仿让人更容易生存 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崭新的环境中,一个陌生人要生存下来,模仿而不是创新才是最优策略。研究结论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模仿(社会性学习)对创新(反社会性学习)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设计了一种电脑游戏比赛,让玩家在一个陌生的和无法预测的环境中控制虚拟化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906.
薛钊 《海洋世界》2010,(10):62-65
<正>"我所做的一切,只源于心里的一个冲动,就是将深海带离幽暗!"一条不到百米的长廊,几近幽黑。只有两旁水箱里折射出来的微弱光芒,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你只需稍微偏一下头,一只只凶神恶煞般的生物便仿佛要扑面而来,让人感觉似乎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却是克莱尔·诺维安的乐  相似文献   
907.
《海洋世界》2010,(5):8-8
细小的微生物联结起来组成地球上最大质量的生命体.应该算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人们通常认为虎鲸之类的动物是典型的海洋巨无霸,但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些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可能不得不给微生物让出“天下第一”的宝座。全球海洋生物大普查发现,微生物占了海洋总生物质的50%到90%。  相似文献   
908.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早期学者认为地月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行星一卫星系统的一员,但是月球又有许多特征,如质量异常大,挥发分和Fe元素亏损等,传统理论难以解释这些特征.因此,针对月球的起源提出了四种学说:捕获理论,共增生理论,分裂理论和大碰撞假说.目前对大碰撞假说研究较多,但研究者们始终无法较好解释地月系统氧同位素的高度一致等特征.本文试探性提出新的月球起源分裂模型,能较好的解释某些月球特征,引起研究者们对月球起源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09.
微生物降解蒙脱石层间吸附有机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意识到,有机质在蒙脱石结构层间的吸附是有机质保存的重要机理之一,然而,目前关于微生物能否降解蒙脱石层间吸附有机质以及降解的程度等尚没有任何实验数据的支撑。本文试图通过人工合成含有层间吸附有机质的蒙脱石,利用海洋和湖泊沉积物中常见的降解有机质的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实验,据此探讨有机质的蒙脱石层间吸附在沉积物埋藏过程中对有机质保存的贡献。有机质选择半胱氨酸和甲苯,前者是生物生长所需的一种重要氨基酸,后者大量存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种细菌可以在有碳氢化合物的环境下将其降解。实验菌种选择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CN32)2种细菌,它们均为海洋和湖泊沉积物中的主导微生物,前者有较强的有机质降解能力,后者为铁的还原菌,厌氧代谢过程中能将蒙脱石结构中的Fe(III)还原为Fe(II)。通过上述不同菌种对蒙脱石层间吸附不同性质有机质的降解实验,结果显示,微生物对蒙脱石层间吸附的有机质的降解方式主要有分泌有机酸直接降解和破坏层间结构释放有机物从而进行降解。代表菌种假单胞菌和希瓦氏菌对半胱氨酸绿脱石及甲苯绿脱石的作用表明,微生物通过分泌有机酸的形式对蒙脱石层间吸附的有机质降解作用很有限,该结构在恒定的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对保存有机质有利;希瓦氏菌在严格无氧条件下通过还原Fe(III)进行代谢,实验表明,无氧条件下,希瓦氏菌可以一定程度破坏矿物结构,释放并消耗有机物,因此,铁还原微生物对蒙脱石层间吸附有机质的保存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微生物对矿物晶体结构的破坏能力有限,故其对层间吸附有机质降解的能力也有限;不同有机物对生物降解过程也有影响,这些影响取决于有机质的特性及有机质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绿脱石层间吸附的半胱氨酸对生物生长有利,从而可能促进生物还原Fe(III)作用。相反,甲苯却很明显的抑制了Fe(III)的还原。由此可见,有机质的蒙脱石层间吸附是有机质保存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10.
桂西地区乐平统合山组底部广泛发育层状硅质岩沉积,硅质岩成层性好,侧向延伸稳定,层面平整.通过平果县太平镇山营村北、新圩村北及东兰县3条野外剖面的实测、硅质岩样品室内镜下鉴定及稀土元素分析,发现:硅质岩中含丰富的海绵骨针、有孔虫、藻类等化石,化石保存完整;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硅质岩稀土总量低,与海水相似,轻稀土略有亏损,但Ce负异常不明显.根据稀土元素及硅质岩生物组合的特征,判断合山组底部的硅质岩形成于滨浅海环境,属相对封闭的大陆边缘环境,同时受到了淡水和海水的影响,主要通过混合水带硅化机理形成,基本没有火山和热液的影响.硅质岩的出现表明由于海侵作用桂西地区水体深度增大,尤其是新圩村剖面位置,广泛台地被海水淹没,海水较洁净,适合海绵、有孔虫、腕足、腹足等生物繁殖,因而发育了硅质岩及灰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