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5 毫秒
81.
采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在控温32℃条件下,分别用蛋白核小球藻和啤酒酵母作为饵料,研究了有无光照和不同光照强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该轮虫的种群增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却有光照组轮虫的种群密度极显著地高于无光照组;但在本实验设计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变化对该轮虫的种群增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光照对该轮虫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2.
笔者(1987,1988)在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晚寒武世崮山组中发现卷曲的王冠头虫。卷曲的王冠头虫的卷曲器官为胸节和尾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胸节和尾节中轴的半环。三叶虫的卷曲显示了生物力学的作用,卷曲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由环节动物的侧曲到节肢动物三叶虫的卷曲是生物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3.
本病已知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养鱼地区,其他省份可能也有此病流行,因随着省间鱼种运搬,病原体也可随之传播他处。据调查,1969年广东南海水产养殖场当时有600多万尾草鱼苗欲运往云南,因天气关系,飞机不能起飞,放到石井鱼苗培育组培育而发病,这可能是本病在广东地区较早的记录。现在已知,广东佛山、肇庆、惠阳、汕头、湛江等地区,都有本病流行,成为草鱼种常见严重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4.
系统介绍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分布发育特征,将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自下而上划分为Lagenochitina destombesi带和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带,阐述了几丁虫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几丁虫生物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5.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个华北地台均可依此进行对比。但在辽东半岛南缘的复州湾一带,中石炭世沉积特征却恰好与本溪剖面相反,下部层段以灰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6层灰岩,(虫筳)类以Profusulinella的丰富种群为特征,可建立Profusulinella带,并可进而划分为3个亚带。牙形石则为Idiognathoides sinuatus-Ⅰ.corrug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带。复州湾含灰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和本溪含碎屑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对比,依前者之生物组合建立本溪组下部复州湾段(c21),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期沉积;复州湾以碎屑岩为主的上部层段和本溪含5层灰岩的上部层段对比,依后者之生物组合限定为本溪组上部牛毛岭段(c22),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86.
87.
养殖贝类的污损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会莲 《海洋科学》1999,23(3):42-44
污损苔虫(Foulingbryozoans或Bryozoanfoulers)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6]。与其他污损生物一样,污损苔虫常附着于海中的浮标体、船舰、发电厂等的冷却水水管、石油平台的水下构造物、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网笼以及海底电缆等,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损失[2,3,5]污损苔虫对养殖贝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堵塞养殖网笼的同孔使网笼内外水流交换受阻,从而影响网箱内养殖四类的生长发育[2,4,7];(2)与养殖贝类竞争浮游生物饵料,使养殖贝类处于“饥饿状态”而阻碍其生…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东平原狭蚌虫外壳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外壳由内外角质层、内外上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共同组成。外角质层厚,较规则。上皮细胞有柱状细胞和具有胞突的锥形细胞两种形态。同侧及相对两侧的上皮胞突相连接,构成了许多具有血细胞的血腔隙。  相似文献   
89.
密度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产卵量和混交雌体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杨家新  黄祥飞 《湖泊科学》1996,8(4):367-372
用小球藻(Chlorella sp.)为食培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食物浓度约1×10~6cells/mL,温度25℃,光照强度约40001x,昼长比LD=18:6。在1.0mL、0.5mL和0.25mL培养液中同时进行单个体和群体培养。结果发现:1)单个体培养时每个母体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2.0,13.8和7.8个;后代个体中混交雌体的百分比分别是46.38%,53.49%和55.83%。2)群体培养时,每个母体平均产卵量分别为8.7、3.1和2.65个,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后代个体中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41.70%,53.59%和54.26%,群体培养的密度为4.0ind./mL与2.0ind./mL,2.0ind./mL与1.0ind./mL混交雌体的百分比差异不明显。母体密度高低与后代混交雌体百分比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轮虫为1.0ind./mL时,进行单个体培养,分别用急剧冷休克(SS)、逐渐冷休克(GS)和恒温对照(C)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个体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0.8、9.2和12.6个。后代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32.85、20.7和16.87,SS和C处间后其混交雌体比例具显著差异,而SS和GS,GS和C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珊瑚白化现象日益严峻。白化意味着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降低,然而目前关于珊瑚体内的脂质在虫黄藻密度降低时对维持能量供给稳定的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以2020年3月和6月在西沙群岛采集的帛琉蜂巢珊瑚(Favia palauensis)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样品为材料,通过生理参数(虫黄藻密度、脂质含量)与地球化学指标(虫黄藻的稳定氮同位素δ15Nz值)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珊瑚脂质对虫黄藻密度及其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夏季两种珊瑚的虫黄藻密度和δ15Nz值均显著下降,意味着夏季虫黄藻密度降低导致了其光合作用强度的降低。与此同时,两种珊瑚的脂质含量也显著下降,并且脂质含量与虫黄藻密度、δ15Nz值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珊瑚脂质含量与虫黄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当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时,珊瑚可以通过消耗其自身储存的脂质更好地维持能量供给的稳定,这对提高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以及抗白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