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57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光合细菌在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2月6日-4月10日,在青岛市崂山区海水育苗场80m3水体育苗池中,进行了几株光合细菌混合菌液作为海湾扇贝(Argopectonirradians)幼体及稚贝培育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育苗生产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浮游幼体生长速度提高了18.3%,浮游期成活率提高20.3%,幼本提前30个小时出现眼点,稚贝变态率提高14.5%,产量提高94%。  相似文献   
112.
李明 《海洋信息》1999,(9):20-20
自1997年以来,我国北方沿海栉孔扇贝相继发生大面积死亡事件。据了解,仅山东省经济损失就近40亿元,尤其是视栉孔扇贝为衣食父母的长岛县,1997年和1998年两年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严重影响了长岛县人民的切身利益。栉孔扇贝的大量死亡,也对整个山东省沿海扇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113.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ACP、ALP和SOD活性有显著提高,血细胞中的ACP和SOD活性也有所增加,而肝脏提取液的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研究认为这两种多糖具有增强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4.
栉孔扇贝成熟卵形态与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栉孔扇贝成熟卵的形态与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卵子表面呈蜂窝状,无卵极标志。受精前质膜形态模糊,属非典型单位膜。卵质内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但缺乏中心粒复合体。皮层内含有皮层颗粒。卵黄形态不同,来源于多种细胞器。卵子的成熟核相为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相似文献   
115.
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镜观察,描述了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栉孔扇贝的精子过程可分成为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1)早期:细胞核呈团块状,近端中心粒移向精子细胞的后端并嵌在核的凹窝处,在被观察的视野内,可见到大量与精子细胞分离的成熟鞭毛。(2)中期:核由团块状向流线型转变。顶体泡向帽状顶体转变,顶体下间隙开始出现。近端中心粒分化出中心粒卫星体。(3)后期:精子细胞核变成上窄下宽的长柱状,形成帽状顶体  相似文献   
116.
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8种甲醛浸渍的海水贝类标本中提取DNA并对其rRNA编码基因的ITS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在牡蛎Crassostrea sp.、长肋日月贝Amussium pleurondectes (Linnaeus)、扇贝Volachlamys ringaporinug(Sowerby)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等4个物种的标本中成功获得扩增产物。利用图片分析软什得出牡蛎标本的ITS-1和ITS-2扩增片段分别为408bp和524bp,长肋日月贝标本分别521bp和537bp,而扇贝Volachlamys ringaporinug(Sowerby)与华贵栉孔扇贝标本只获得ITS-1扩增片段,长度均为545bp。  相似文献   
117.
杨朝青  庆安 《沉积学报》1990,8(2):59-66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中发育了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发生在以泥为背景沉积物的海湾中,系由突发性事件造成,属间断混合。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沉积环境背景上,陆源碎屑与灰泥和生物屑混合掺杂而形成混合组分沉积物。本文还对混合组分岩石的分类命名作了讨论,并命名了混合沉积的典型产物“混积岩”  相似文献   
118.
加大海岸整治修复力度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沙坝-潟湖海岸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因人类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是“蓝色海湾”等整治修复项目的重要对象。文章以辽宁省浮渡河口沙坝-潟湖为例,总结国内外河口沙坝-潟湖主要生态修复思路和方法,提出生态修复过程中沙坝-潟湖受损机制和生态修复评估体系构建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深入推进我国海岸生态保护修复管理和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实践,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提升整治修复能力两方面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9.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前期 ,部分来自华贵栉孔扇贝的异源精子可顺利进入卵子并激发后者完成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及第二极体。成熟的雌雄原核形成后完成融合过程 ,形成合子核 ,受精过程结束。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杂种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 ,但其发育进程较种内近交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延缓性和不同步性 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0.
栉孔扇贝是中国养殖量最大的扇贝,其废弃的贝壳资源利用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贝壳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吸附剂,本文通过高温煅烧处理,进一步优化了栉孔扇贝壳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不同贝壳粉煅烧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刚果红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 900℃下煅烧的贝壳粉吸附性能最好;吸附反应在5 min内迅速发生,在15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该反应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过程(R2=0.999 1),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属于多相吸附,低温更有利于刚果红在煅烧栉孔扇贝壳粉上的吸附。以上结果对于解决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栉孔扇贝壳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