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72篇 |
免费 | 1958篇 |
国内免费 | 18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60篇 |
大气科学 | 2463篇 |
地球物理 | 4496篇 |
地质学 | 4161篇 |
海洋学 | 786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578篇 |
自然地理 | 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294篇 |
2022年 | 404篇 |
2021年 | 436篇 |
2020年 | 360篇 |
2019年 | 381篇 |
2018年 | 291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337篇 |
2015年 | 393篇 |
2014年 | 593篇 |
2013年 | 536篇 |
2012年 | 590篇 |
2011年 | 554篇 |
2010年 | 515篇 |
2009年 | 551篇 |
2008年 | 457篇 |
2007年 | 473篇 |
2006年 | 422篇 |
2005年 | 455篇 |
2004年 | 417篇 |
2003年 | 378篇 |
2002年 | 343篇 |
2001年 | 428篇 |
2000年 | 461篇 |
1999年 | 373篇 |
1998年 | 380篇 |
1997年 | 287篇 |
1996年 | 319篇 |
1995年 | 264篇 |
1994年 | 234篇 |
1993年 | 218篇 |
1992年 | 221篇 |
1991年 | 192篇 |
1990年 | 167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2篇 |
1976年 | 10篇 |
197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北山成矿带东缘的内蒙古呼伦西白地区近年来发现了多处铌稀土矿床(点),矿床(点)产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上,矿体赋存于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变碎屑岩内,其形态、产状、规模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并与磁异常对应,其中灰石山东北铌稀土矿区Nb2O5品位0.02%~0.56%、平均0.11%,REO品位0.13%~2.63%,平均0.93%,辉森乌拉西铌金矿区Nb2O5品位0.01%~0.1%,与白云鄂博Nb-REE-Fe超大型矿床特征类似,成矿潜力巨大。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初步认为区内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为:二叠系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变碎屑岩地层、构造挤压形成的虚脱空间或韧-脆性转换部位、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放射性异常梯度带-磁异常位置、岩石蚀变(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和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对该地区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北山地区三稀矿产的找矿思路,也可为此类矿产的找矿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南起中国内蒙古满都拉、向北经蒙古国、直抵北端俄罗斯贝加尔湖北卡楚加全长1320km长重力剖面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 依其构建了沿剖面的二维地壳密度结构模型, 并详细分析了沿剖面的地壳底界面(Moho界面)展布的深部构造特征, 及剖面辖域内的5个次级局部构造单元的重力异常场、地壳密度结构、界面起伏及断裂构造分布的特征.期望此研究结果能为该剖面跨越的中亚造山带东部地区的地壳结构、各次级构造单元的界域与关联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的重力场依据.
相似文献74.
盆地基底岩性岩相对于研究盆地构造格架、构造演化以及对后期沉积特征及油气分布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勘探困难区,构造复杂、基底埋深大、岩性岩相复杂,造成地震资料识别基底岩性岩相存在诸多困难.不同岩性的火成岩具有不同的密度、磁化率和电阻率特征及组合特征,使应用多方法组合提高解释精度成为可能.文中介绍了利用高精度重磁电资料划分基底岩性岩相的方法.基于计算机辅助自动识别,相比传统依靠人工对比划分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划分精度.利用这种方法,结合重磁电物性组合特征,对研究区的岩性、岩相进行了划分.研究区有喷发相、侵入相等.岩性有中酸性侵入岩、中酸性喷发岩等,重磁电综合解释是研究基底的有效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75.
76.
77.
为提高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ic content,TEC)扰动探测参考背景值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多尺度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残差修正模型。通过对比该方法、ARMA模型、四分位距法(inter quartile range,IQR)及滑动时窗法对TEC背景值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修正模型预测的TEC背景值平均相对精度为89.78%,分别比ARMA模型、IQR及滑动时窗法高5.18%、1.41%和1.42%,且预测值的残差绝对值小于等于3.0 TECU的百分比为91.67%,明显优于其他3种方法,说明修正模型探测震前TEC异常是可行的。利用该方法探测2013-04-20芦山县Mw7.0级地震震前电离层TEC扰动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震前第9天和第13天电离层明显的正异常和震前第1~4天明显的负异常极可能是孕育地震引起的,且正异常主要出现在08:00-10:00 UT,而负异常主要集中在0:00-14:00 UT。 相似文献
78.
南太平洋6—8月SST异常的主要模态及其与ENSO和SAM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0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析方法提取了南太平洋6—8月SST异常变化的两个主要模态,结果表明:EOF1主要反映了ENSO信息,EOF2与南半球环状模(SAM)存在关联。EOF1以年际时间尺度变化为主,EOF2的周期接近于年代变化。EOF1的时间序列与同期Ni?o3指数存在显著相关,EOF2的时间序列与3—5月SAM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分析EOF1、EOF2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场,得出6—8月南太平洋SST出现西低东高型分布的年份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出现西高东低型分布的年份则降水偏多。3—5月出现中纬度和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偏低,而赤道中太平洋SST异常偏高分布型的年份,我国江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出现相反的分布型则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79.
临汾地震台摆式倾斜仪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境内几次中强震及山西地区6次有感地震前,临汾地震台两种摆式倾斜仪存在有不同反映,探讨不同摆式倾斜仪对同一地震监测能力的差异性和同一仪器对不同地震的异常反映能力,结果表明:①摆式倾斜仪监测震兆信息的距离范围由仪器自身的监测能力(综合噪声水平及观测精度)和未来震级的大小所决定;②对于不同地震,两摆式倾斜仪所表现出的异常形态不同,即便在同一观测仪器上表现出来的异常形态也存在差异;同一地震两摆式倾斜仪所反映的异常并非呈相关一致性,而且同一仪器的不同方向对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