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2篇
  免费   3675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测绘学   654篇
大气科学   564篇
地球物理   375篇
地质学   1250篇
海洋学   1148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74篇
自然地理   51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849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2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海洋工程》2019,(5):156-156
巴拿马当地时间2019年9月5日下午,在第38届国际水利学大会全体会员大会上,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HKUST)李行伟教授当选为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简称IAHR)主席。这是该组织成立85年以来中国学者首次当选主席。  相似文献   
952.
介绍了海底地震仪(OBS)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海上调查方法,针对解决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及性质等目的,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东海冲绳海槽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NW—SS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40台,回收成功36台。获得了有效的深部地震数据,可识别到Pg、PmP、Pn等多种震相。此次试验是我国在冲绳海槽深部探测中的成功示范,有效填补了该地区深部地震数据的空白,为解决冲绳海槽深部地质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3.
文章提出了一种识别混合层深度的人工智能方法。该方法在温度(密度)与压强(或深度)间建立线性模型, 并且将其系数和方差做成一组表征廓线特征的统计量。初始时为模型设定一个主观的先验分布, 在一个自海表向下移动的窗口内通过贝叶斯链式法则和最小描述长度原理学习新数据, 得到系数均值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用F-检验识别系数发生突变的位置, 以此确定混合层的存在性及其深度。通过2017年2月太平洋海域的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ARGO)数据进行测试, 并且以质量因子(Quality Index, QI)值作为判断识别混合层深度结果准确性的依据, 发现该方法相比于梯度法、阈值法、混合法、相对变化法、最大角度法和最优线性插值法在识别结果上具备更大的QI值。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混合层深度。  相似文献   
954.
刘辉  何昆 《海洋测绘》2019,39(1):7-10
目前IGS共提供6类精度和时效性不同的精密星历产品,为了验证不同精度和时效性的IGS精密星历产品在海洋测绘中的适用情况,使用6类不同的IGS精密星历产品,分别对固定点观测数据和海上浮动点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并对解算结果分别进行比对分析和统计。固定点比对结果表明,IGS和IGR精密星历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在平面位置方向均能达到平均8厘米的外符合精度,IGU00至IGU18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精度稍差,平面外符合精度在10~13cm,且精度随着发布时间的推迟而提高;PPP潮位的解算结果表明,从IGS至IGU18,高程方向的解算精度相当,和固定潮位站的数据相比,均方根差在16~18cm。  相似文献   
955.
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是进行海洋测量的基础,准确确定深度基准面是进行海洋测量的有效前提。提出了一种将CORS技术与验潮组网技术进行结合的新传递深度基准面的方法,实现长、短期验潮站同步验潮实现深度基准面的增强传递;提出了采用半参数模型理论来求取潮差比的计算方法;具体阐述了验潮组网通过间接平差求取短期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的计算方法,减少了验潮测量的人力投入,计算潮差比时考虑了系统误差的影响,计算短期验潮站时考虑了观测误差对深度基准面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欧拉反褶积法采用滑动欧拉窗口方式求解场源相关信息,该处理方法的解算结果是一群离散欧拉解,如何对这些离散欧拉解进行质量控制已成为应用欧拉反褶积法的瓶颈问题。针对场源构造指数和深度变化规律,给出了发散解滤波模型,根据欧拉解空间位置分布特点,提出了层次聚类分析方案对离散欧拉解进行质量控制。采用磁性球体和长方体模型仿真试验对所提方法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滤波措施能消除大部分无效离散欧拉解,结合层次聚类分析方案,实现了场源参数准确确定。  相似文献   
957.
随着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战场信息建设进程的加快,现有海洋磁力测量技术不能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总结了海洋磁力测量技术在军事斗争和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海洋磁力测量传感器技术、要素信息、测量平台、测量成果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现状和军民应用需求,对海洋磁力测量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8.
海洋要素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的变化特性,本文选择海洋要素中最为突出的海表面温度(SST)要素作为主要分析参数,设计时空变异参数的计算指标,分析时空变异对验证误差影响的关系,通过研究及试验的数据精度验证,证明了时空变异是造成误差的直接原因之一。强烈的时空属性变异,在验证过程中会引入很大的验证误差,处于不同变异等级区划的数据,其验证结果相对误差可达13.08%,变异越剧烈的区域,精度验证效果越差,验证误差就越大,这些误差并非完全是遥感产品的误差,验证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真实的反映遥感产品的误差特征。对于SST等海洋遥感产品验证时,需要考虑时空变异对验证误差的影响和贡献,合理选择验证试验区域、代表性的评价数据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59.
960.
随着业务的拓展与增多,中心站海洋预警报工作量呈现出潮汐式饱满状态.为此,基于WebGIS和模式预报可视化技术,南通中心站建立了一套集资料查询、数值结果可视化、预警报单定制后自动预填、校对审核以及一键发送功能于一体的中心站级预警报制作发布一体化系统,实现了预警报产品在人机交互平台上的快速制作,多份预报单同步生成,并使用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