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8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865篇
海洋学   339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97篇
自然地理   38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9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转变了对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意识到了各类资源的紧张与短缺。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铜矿的需求是巨大的,更是持续增长的,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持续增长是一对矛盾。铜资源供应的有效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支撑。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铜资源的供应保障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92.
北海的海洋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居主导地位,虽然北海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有许多优势,但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仍存在野生渔业资源匮乏、海水养殖技术较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加速该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现提出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993.
丁慧 《海洋科学》2013,37(6):73-76
研究了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 ORP)对海水中碳钢腐蚀电化学特征的影响,应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探讨了 ORP 与碳钢腐蚀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水的 ORP 参数对碳钢腐蚀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 O2/OH?电对的作用占主导,其他电对如 Fe3+/Fe2+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海水 ORP 的增大,其氧化能力越强,碳钢腐蚀电流增大,腐蚀速度加快。水质相对稳定的开放性大洋海水中,可以考虑海水氧化还原电位在碳钢腐蚀速度预测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在"催化氧化脱硫"与"再生"分开的新型LO-CAT脱硫装置中,以海水为吸收介质,络合铁为载体,针对H2S质量浓度为10g/m3的模拟气进行了海上钻井平台石油伴生气脱除H2S的再生系统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再生系统中碱性液体流速、空气过剩因子(ε)和再生温度等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脱除H2S的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流速v=8.77mL/min,空气过剩因子ε=90,再生温度T2=45℃。表征得出,产生的固体物质为硫磺,可能含有少量Fex Sy杂质。  相似文献   
995.
2011年4~9月期间对养殖系统N、P营养盐含量进行连续采样分析,比较刺参单养(S池塘)和刺参-对虾复合养殖(SS池塘)2种模式养殖系统水体、沉积物、底泥营养盐的动态变化及循环过程。结果表明,水体中总氮(TN)含量为:S池塘(1.16±0.13)~(2.64±0.09)mg·L-1;SS池塘(1.24±0.08)~(2.55±0.09)mg·L-1。水体中总磷(TP)含量为:S池塘(0.03±0.01)~(0.08±0.01)mg·L-1;SS池塘(0.03±0.01)~(0.09±0.02)mg·L-1。水体中总无机氮(DIN)含量为:S池塘(0.10±0.03)~(0.32±0.05)mg·L-1;SS池塘(0.16±0.03)~(0.45±0.02)mg·L-1。3种营养盐浓度并未随着养殖活动的进行而持续升高,反而下降,说明这2种养殖模式均不会增加养殖水体营养盐负荷。2个池塘底泥的TN、TP含量从实验开始到结束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说明这2种养殖模式均不会增加养殖池塘底泥N、P营养盐的积累。各营养盐指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池塘底泥氨氮与水体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氨氮在池塘底泥与水体之间存在交换作用,并且刺参和对虾的扰动作用可能促进这一交换过程。8和9月刺参处于夏眠期,SS池塘水体颗粒氮(PN)显著低于S池塘(P<0.05),水体颗粒物的沉积通量也相对增大,底泥氨氮含量显著低于S池塘(P<0.05),而水体氨氮、DIN、TN浓度均高于S池塘,说明刺参-对虾复合养殖池塘中,因混养对虾的生物沉积与扰动作用,加强了养殖系统内水体与底泥之间的偶联作用,加快了营养盐的循环过程,防止营养盐在底泥的连续积累造成的养殖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996.
黄河三角洲海参养殖池塘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黄河三角洲海参养殖池塘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H′值主要受营养盐特别是PO43-P、NH4+-N限制,温度、盐度对H′值影响不显著。丰富度指数d值受营养盐影响不显著。温度、盐度是d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温度15—30℃、盐度22—32范围之内,d值随温度、盐度升高而降低。均匀度指数J值受营养盐影响不显著,但受温度、盐度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在温度15—30℃、盐度22—32范围之内,J值随着温度、盐度升高而升高。由于池塘内温度、盐度、营养盐波动较大,浮游植物群落并不稳定,多样性一直处于受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997.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宁德三沙湾网箱养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福建省三沙湾网箱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潜在风险以及鱼病暴发时的环境影响因子,在2011年对网箱养殖鱼病暴发前和8月份病鱼大量死亡时的网箱养殖区与对照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水质指标数据,对影响网箱养殖病害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PRIMER6.0 分析了底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ABC曲线等。研究结果显示,网箱养殖向已经富营养化的三沙湾海域排放了相当数量的磷酸盐,病害暴发时海水中弧菌的数量显著升高。通过网箱养殖鱼类死亡数量与温度、盐度等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死亡率与三沙湾海水温度、盐度等水文环境有相关性,大潮期间死亡率降低,小潮期间病害加剧。网箱养殖降低了三沙湾底栖生物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但对保护大型底栖生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三沙湾网箱养殖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99.
为保障从海洋获得可持续的收益,需要一个全面和定量的评估和监测人类—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性的综合指标。海洋健康指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全面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海洋健康指数的概念、评估方法及全球评估结果,并针对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降低交叉反应的鱼类病原菌检测抗体芯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体吸附法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荧光假单胞菌(Psedomonas fluo-rescens)和海洋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6种养殖鱼类病原菌的兔抗血清进行吸附,以减小抗血清与其它菌株的交叉反应;吸附纯化后的抗体作为捕获抗体构建了病原菌检测抗体芯片。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经过吸附的纯化抗血清构建的抗体芯片相比,血清吸附实验能有效减少交叉反应,降低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提高细菌检测的特异性。同时,以迟缓爱德华氏菌为例,采用吸附纯化后抗体制备的抗体芯片检测人工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和自然发病的牙鲆,均观察到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特异性显色反应,得到了较理想的检测结果。本文结果说明优化后的病原菌检测抗体芯片可用于水产养殖鱼类常见的上述6种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