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0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1434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501篇
地质学   2029篇
海洋学   127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31篇
自然地理   39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Among the difficulties that influence future dam operations,reservoir sedimentation is the most problematic for engineers.This study predicted the amount and pattern of sedimentation for use in estimation of the useful lifespan of reservoirs and 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locations for outlets and intakes 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dam design.Hydrographic surveys of different dams can provide better insight into this phenomenon.Latian Dam in Iran has conducted hydrographic surveys during 7 time periods.The amount and process of sedimentation in this reservoir were determined,and predictions of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were validated by well-known,common methods.The formation of a delta in the reservoir was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fter operation.Future problems due to the impacts of sedimentation on dam operation and the useful lifespan of the reservoir were predicted.In addition,the study results may be used for developing empirical methods to predict sedimentation patterns in other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952.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是新疆开展抗震安居(安居富民)房建设以来首次产生较大规模成灾破坏震例,以震区抗震房不同结构类型破坏程度和抽样调查数据确定震区抗震房Ⅵ度区和Ⅶ度区的破坏比,与新疆历史破坏性地震相似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比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53.
1.论文题目:是否精炼、准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相似文献   
954.
《火山地质与矿产》2014,(3):F0003-F0003
《资源调查与环境》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学术期刊,是在原《火山地质与矿产》内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地质研究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等,关注地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全文收录,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很好的影响。《资源调查与环境》主要刊登基础地质(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古生物等)、矿床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生态地质)、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能源地质、海洋地质、遥感地质、经济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实验、地质信息以及国外地学研究动态等研究成果。主要开设基础地质、矿床地质、环境地质、技术方法、旅游地质等栏目。  相似文献   
955.
为满足隐蔽油气藏老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对地震成像精度的要求,胜利油田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和方法,来提高野外原始地震资料品质.在胜利探区,针对复杂岩性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实际需求,对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高密集空间采样观测系统设计、近地表结构探测与建模方法、新型炸药震源研制与激发技术、数字检波器接收及低噪声施工等地震采集技术环节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高精度、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在胜利油田YX、B12和LJ等多个地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原始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956.
固体地球物理学与板块大地构造学的交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采 《地学前缘》2014,21(1):89-99
文中从固体地球物理学与板块大地构造学的交融合汇历史出发,诉述岩石圈探测与大地构造物理学的基本思路。大地构造物理学的研究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 大陆岩石圈调查;区域壳幔结构的成像和解构;全球对比同类大地构造单元的壳幔结构;动力学分析找出每一种大地构造单元生成和演化规律;验证动力学作用模式。以实例说明了区域壳幔结构的解构。最后提出当前大地构造物理学的研究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957.
本文利用室内电阻率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研究了饱和土和不饱和土两类土中含油污水的侵入量对其导电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不饱和土,含油污水的侵入会改变土的饱和度从而引起其电阻率的降低,侵入量越大其电阻率越低;而饱和土的电阻率随含油污水侵入量的增大而增大直到趋于稳定.基于此,通过室内模拟土层污染和野外实地观测污染土层的方式研究了含油污水污染不同饱和度土层的电剖面异常特征,在不饱和土层中污染区域表现为相对低阻异常区而在饱和土层中表现为相对高阻异常区.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显示异常区的范围随污染区的变化而变化,并可反映出污染区的实际分布.文章分析了利用电阻率法进行含油污水污染地下介质调查的几个模糊点,对提高探测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汪杰  陈兴仁 《安徽地质》2005,15(1):73-73
日前,历时两年完成的合肥市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成果在合肥通过专家验收,获优秀此项研究住我省具有开创性,可作为政府进行蔬菜基地规划、调整蔬菜种植品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GIS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特邀记者:在有关研究生读研原因调查中,有65%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找份好工作”,远远超过“喜欢做研究”的16.41%的比例,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960.
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潜在关键区,过去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该地区冰川消融,与冰川有关的灾害风险与日俱增,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冰川消融将对该地区水资源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消融对灾害的可能影响,对水电发展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并详细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牧业和林业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地在适应冰川消融方面的迫切需求,社会经济不同部门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以位于珠峰北坡朋曲河流域的定日县为典型区,探讨了在该县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问题.当地应首先加强气候防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目前强降水增加引发的山洪、冰川加速消融导致的冰川洪水和泥石流危害、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干旱;开展以水能为主,多能互补,能源多样化建设,既可加快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又可促进当地居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提高;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加强各级岗位人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农牧民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其防御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