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39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是文[1]的续篇,讨论由波动方程(?)Q/(?)t~2=v~2(x)△Q 反演波速v(x)的方法是否近似可用。作者指出,在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用此波动方程不能正确描述波的传播特性,因它不能保证弹性力在间断面上连续。以双层介质为例,分别从此方程及原始波动方程出发推导波的反射与透射公式,得到不同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表达式。二者相差很大,不可能是近似关系,因此从波动方程直接反演波速函数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2.
双剪试验的结果表明,岩石摩擦滑动过程中的AE b 值动态曲线可归纳为锯齿状和台柱状两类,分别对应于不规则粘滑和规则粘滑.滑动瞬间滑面上摩擦系数变化△μ的分布决定岩石的滑动方式,不均匀分布易发生不规则粘滑.均匀分布易引起规则粘滑;破裂和滑动是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两类AE 机制,两类AE 的能量分别与破裂面面积及△μ成正比.研究结果提示,平直光滑的地震断层可能显示出特征地震的发震特点.  相似文献   
73.
74.
给出了对渤海、南黄海和东海风暴潮的正压和层化浅海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成果,简述了对海面风和风应力的诊断和预报结果、以及对浅海风暴潮的数值模拟实验和数值预报的效果,最后讲述了风暴潮理论在一些海洋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三轴压缩下粗晶花岗闪长岩声发射三维分布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介绍稻田花岗岩(Inada granite,即粗晶花岗闪长岩)在三轴压缩变形条件下,声发射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声发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自相似结构,其分维维数为2.1—2.3,明显低于大岛花岗岩(Oshima granite,即细晶花岗闪长岩)在相似变形条件下的结果,后者为2.7左右。粗晶花岗岩声发射分布还具多分形特征,其拐点为岩石平均颗粒粒度R_o(=5mm),在大于R_o的尺度内的分维D_l和小于R_c尺度的分维D_s各自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关系。作者指出,D_s,D_l的大小表示各自尺度内应力场非均匀变化  相似文献   
76.
对混凝土样品在单轴应力条件下破裂前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声发射m值进行了实验研究。混凝土样品为10×10×10cm~3的正方体。实验表明,干燥混凝土样品破裂前声发射m值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含水混凝土样品的m值先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应力达强度的60%以后,m值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样品破裂前声发射率先随应力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应力达强度的70%以后,声发射率开始明显增加以至破裂前急剧增加。含水混凝土破裂前声发射率比同种干燥样品低两倍左右。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震动物观察站(SAOS)监测虎皮鹦鹉(BG=budegerigar)的叫声频度与地震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观测结果。但是,所用的声记录仪未能考虑BG叫声的声学特性,而不能分辨BG不同的叫声和进一步提取震兆性叫声模式(EPCP),并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而产生误计数。 据此,分析了BG不同声行为叫声的声学特性。BG叫声大致上可分为单次叫声(SC)、变音调叫声(VTC)、单音节和多音节抗议叫声(MoSPC和MuSPC)。由此,进一步研制了它们的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机,对BG叫声进行预处理、编码、分析、显示和打印输出。 观察结果表明,在高声场旅游飞机噪声(TAN)干扰下,该系统的BG叫声识别率(CRR)为66.7%,而对TAN没有误计数。在含10次不同声强的TAN干扰(432秒)的30分钟内,该系统记录了588次叫声(SC、VTC、MoSPC和SPC分别为377、22、20和169次),仅丢失65次叫声,其CRR平均为90%。但是,SAOS目前使用的声记录仪,这10次TAN干扰所产生的误计数可能约为BGU叫声的2.6—13倍。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识别系统不仅可满足于BG不同叫声的识别,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功能。这就使之可为地震前BG声行为观测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不仅可给出BG叫声频度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并可为揭示BG的EPCP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8.
蒋锦昌  陈浩 《地震学报》1994,16(3):381-388
在虎皮鹦鹉(Budgerigar(Melopsittac usundulafus)以下简称BG)声行为及其叫声模式识别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给出了BG声行为习性特征参数的定量研究。为综合分析地震前BG声行为习性异常开拓了新的认识。在室内光照下, BG的鸣叫具有自然性状的始鸣和终鸣时, 及其昼鸣夜息的节律习性。每天的昼叫声和夜叫声中, 单次叫声、变调叫声、单音和多音节抗议叫声分别具有与其行为活动相适应的占有习性, 而且具有相接近的峰相位, 并与相应的半值相位呈有规则的跟随特性, 平均约滞后半小时。颠倒照明后, BG叫声的峰相位比正常照明约滞后12小时, 与相应的半值相位的跟随特性呈不规则。   相似文献   
79.
粘滑失稳及其物理场时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邓志辉  马胜利 《地震地质》1995,17(4):305-310
摩擦滑动的物理场实验研究表明:(1)能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是失稳的重要条件,单发型大事件常发生于高能量向低能量的突变带或高能量背景区内的相对低能量区;(2)单发型大事件的孕育过程常常经历若干个能量输入输出循环,产生多个前兆阶段,并在失稳前源区常有一个弱化过程。小震或群发型事件失稳前常常只有一个能量积累与强化的过程,失稳前兆阶段性反映较差;(3)粘滑失稳时断层的位错与声发射的大小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