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317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38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干热岩地热开发中的钻井、储层压裂及热交换等环节均涉及高温岩石冷却的问题,为揭示其中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基于巴西劈裂试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不同高温及冷却方式对花岗岩抗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5~600℃下花岗岩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遇水冷却使抗拉强度进-步下降并使其开始大幅下降的温度阈值提前到200,500℃后抗拉强度对遇水冷却更敏感。②荷载达到峰值,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突增,岩样内形成断裂区;受遇水冷却影响,岩样的振铃计数峰值和能量峰值有所下降,间接反映岩石内裂纹更发育,200~300℃时降幅均较大,300℃时和500℃后花岗岩对热处理方式较敏感。③花岗岩破裂面随温度升高由平整向粗糙曲折变化,由脆性向延性转变,遇水冷却促进岩石破裂并促使脆性向延性转变的温度区间提前。研究结果为地热开采中高温岩石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2.
潘乃先 《天文学报》1999,40(2):122-129
依据声雷达资料和其他边界层资料讨论了大气边界层结构、地形等对视宁度的影响和有关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153.
运用泛函微分方法给出弱随机介质中散射问题的散射幅度Born近似的推广形式。讨论了关于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介质参数的各价相关函数的方法,并讨论具有有限支集势函数扰动的逆问题的唯一性,其结果对运用Newton法等数值方法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4.
本文讨论了岩石试样在加载全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不同岩石声发射全过程曲线的分类以及类型的确定方法;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油区井下和地表试样进行了统计、分类,确定出该油区泥岩、砂岩声发射全过程曲线存在Ⅰ、Ⅲ两种类型;白云岩、灰岩、玄武岩声发射全过程曲线具有Ⅰ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5.
用于地震波场模拟的变网格边长声格固体模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用于地震波场模拟的变网格边长声格固体模型(Phononiclatticesolidwithvariousgridlength,简称PLSVL模型).该模型通过改变不同介质中网格的边长来体现介质速度的变化,粒子在所有网格中的运动均保持每一步运行一个网格边长.详细推导了该模型的Boltzmann方程,证明该方程及其散射项的表达式与PLS模型相同,因而从该方程出发,可寻出宏观变量所满足的波动方程.新模型在同种网格内部的传输过程不存在误差,在界面产生的误差不会随时间而积累.本文同时给出了一个理论模型的波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56.
简介声幅测井的原理,声幅测井的特征,应用现状,解释方法,以及在盐井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7.
数字化地震观测及技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论述了数字地震台网的基本特点和优点,然后着重论述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台址的选择,拾振器,采集器,传输信道和无线数字传输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系统安装中的总体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8.
实验室声发射三维定位及标本波速场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昆  张流  王琦 《地震》1999,19(3):245-252
根据慢度离差法的基本原理,给出由遗传算法确定AE空间位置、发生时刻及慢度离差5个参量的具体方法。结合实验条件,通过数值试验对定位误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真实AE定位的误差分布给出统计上的圈定。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收敛性及稳健性;探头数量及布设方式对定位结果的优劣有影响, 4个以上探头有记录时,即可得到理想的结果;大的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台阵外部少数“ AE”的结果。到时测量的随机误差小于最小测量时间单位的50%时,平均有97%的“AE”定位误差分布在3 mm 范围内,小于物理不可分辨精度(探头直径)。  相似文献   
159.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采用无线信道在国内地震界借鉴的经验还非常有限。究竟数字无线遥测,能否在(10^-6)误码率指标下,象模拟无线遥测地震台网一样采用单向传输,尚有不同看法。从三峡无线数字遥测地叶网的成功勘选得一邓许多有益的结果,我们关于鸨线信道和信道设备的探索回答了这个问题。结论是:数字地震台网仍然可以采用无线遥测方式组网,采用传输的信道设备既经济原则,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0.
利用建立起的浅海水层生态动力学箱式模型,模拟了胶州湾北部1995年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无机磷、溶解氧以及DOC和POC年变化特征。结果是合理的。通过模型参数敏感性实验分析,揭示了该模型系统的一些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