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21篇 |
免费 | 2897篇 |
国内免费 | 33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1篇 |
大气科学 | 585篇 |
地球物理 | 1441篇 |
地质学 | 13917篇 |
海洋学 | 120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838篇 |
自然地理 | 15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0篇 |
2023年 | 569篇 |
2022年 | 682篇 |
2021年 | 772篇 |
2020年 | 631篇 |
2019年 | 700篇 |
2018年 | 549篇 |
2017年 | 585篇 |
2016年 | 637篇 |
2015年 | 624篇 |
2014年 | 946篇 |
2013年 | 721篇 |
2012年 | 809篇 |
2011年 | 866篇 |
2010年 | 786篇 |
2009年 | 762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696篇 |
2006年 | 689篇 |
2005年 | 626篇 |
2004年 | 582篇 |
2003年 | 543篇 |
2002年 | 566篇 |
2001年 | 505篇 |
2000年 | 510篇 |
1999年 | 472篇 |
1998年 | 388篇 |
1997年 | 445篇 |
1996年 | 383篇 |
1995年 | 317篇 |
1994年 | 307篇 |
1993年 | 225篇 |
1992年 | 242篇 |
1991年 | 189篇 |
1990年 | 173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4年 | 7篇 |
1948年 | 5篇 |
1945年 | 4篇 |
1944年 | 4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6篇 |
194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我国兰坪-思茅盆地与泰国呵叻盆地同处在一个大地构造带,成矿时代和层位相同,析盐矿物组合类似,母液卤水组成具同源性,兰坪-思茅盆地水是自呵叻盆地向北迁移所致;析盐组合变化符合卤水从北向南逐渐浓缩的趋势。呵叻盆地下、中、盐组所显示的三次成盐旋回中,中盐组在兰坪。思茅坳陷带均有沉积,下盐组在思茅盆地也有沉积,推断该组沉积期卤水缩程度低于呵叻盆地,矿石类型将优于呵叻盆地,我们境内找矿有利层位应为下泥砾盐层 相似文献
12.
东胜煤田延安组含煤岩系砂岩型高岭土矿石属杂砂岩,基质含量高,矿物组成简单,石英和高岭石分别构成砂岩的碎屑和基质,其它组分含量低碎屑与粘土在粒度和物性上的差异,使两者易于分离。精选漂白的高岭土纯工高,细料组分个体户量和自然白度均较高,是一种优良高岭土。分选出的石英等尾砂SiO2含量大于90%,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目视解译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勤丰营构造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盆地分析,并解释了基底构造形迹的成因。同时,探讨统计分析在地持学研究中的适应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现今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为56.3、67.3和65.3mW/m^2,对应的生态环境格局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地热流每增加4~5mW/m^2可使年均地表温度升高约l℃,使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升高2。C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平均大地热流比西北部高出11mW/m^2,东北部年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2~3℃,其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4~6℃。西北部的大地热流平均值已经低于维持地表生态系统延续所需大地热流的临界值(57mW/m^2),其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上已经处于脆弱境地;东北部和南部的大地热流均大于57mW/m^2,自然生态系统均尚较稳健。东北部的沙漠化可能是风沙侵入的结果,其生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整个西北部作为一个整体看,72万年以前大地热流就已衰减到临界值以下,区域生态系统渐趋脆弱,开始整体上向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15.
用珲春市1960-2004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实况资料,分析了45年来珲春市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珲春市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也有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从60年代到90年代每10年平均上升0.42℃,而低温冷害在气温变暖趋势下并没有减少,90年代后以障碍性冷害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及周边为例,结合航空重磁异常及其位场转换数据,总结了反映断裂构造和岩浆岩体的航空重磁标志,综合推断了研究区的断裂和岩浆岩分布特征。依托最新采集的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和岩石样本物性测量数据,在井震资料的约束下,采用小波分析、帕克迭代法、导数切线法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反演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层的界面深度和厚度。结果表明:上古生界新层系厚度0-8000m,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北部;中生界厚度和埋藏深度总体表现为东部较厚且埋藏较深、中部与北西部局部较薄且埋藏较浅。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是全区主体断裂,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着二级构造单元的形态。断裂构造明显控制了全区的岩浆活动,是岩浆岩上涌的重要通道。研究区具有良好的常规油气、页岩油、干热岩与铀矿等资源的成藏(成矿)地质背景,有利于开展深部新层系油气勘探和能源资源协同勘探。 相似文献
17.
18.
大尺度流域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布特征是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新的直接反演法用于推算大流域的含水层参数值的分布.此模型的有效性在日本关东流域的应用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古侵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是研究构造-气候-地表侵蚀之间耦合关系的重要线索。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百万年(106)或百年(102)尺度上的侵蚀速率限定, 但对千年至十万年(103~105)尺度上的侵蚀速率限定较少。河流阶地的发育能够延续千年至十万年, 其沉积记录保留了大量流域侵蚀信号, 为建立该时间尺度上的流域古侵蚀速率记录提供了理想的数据支撑。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计算方法。基于河流阶地10Be深度剖面, 约束阶地表面沉积物的10Be继承浓度和阶地面废弃年龄, 进而计算出多期阶地发育期间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随后,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北祁连西段为例, 基于山前6条河流(自西向东分别为石油河、白杨河、北大河、洪水坝河、丰乐河和马营河)已发表的16个阶地10Be深度剖面数据(共81个10Be样品)和7个现代河道沉积物的10Be浓度数据, 建立了北祁连西段约200 ka以来的流域平均侵蚀速率记录(共23个侵蚀速率值)。结果表明, 北祁连西段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变化趋势与气候波动曲线之间存在较强的对应性, 揭示了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地表侵蚀的关键因素。上述实例证明, 应用河流阶地10Be深度剖面可有效地计算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 并有助于深入剖析构造、气候和地表侵蚀过程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 进而推动活动造山带地区定量地貌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2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凝灰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高Al、Si中等至高、低Na的特征; REE总体特征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REE在4857~40212 μg/g 之间变化,Eu呈现出负异常,在034~082内变化,δCe范围在080~208之间; 微量元素中U含量在312~144 μg/g 之间,Ba、U、Th、Hf和Ce呈明显正异常,Nb、P、Ti和Rb呈现负异常。详细的分析表明:U的富集和一些微量元素如Ta、Dy、Lu等相关,Th与∑REE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些变化可能和盆地中铀矿的富集有关; 凝灰岩的硫同位素总体呈现深源特征。根据以上的研究对凝灰岩的形成原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来源于秦岭造山带火山作用,其中的铀元素富集是由于砂岩型铀矿中铀向凝灰岩迁移而被还原所致。本研究对盆地砂岩型铀矿的铀运移和富集机理认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