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18篇 |
地质学 | 403篇 |
海洋学 | 22篇 |
综合类 | 18篇 |
自然地理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深圳是近20余年的时间高速建成的的新型现代化城市,成百上千座高层建筑坐落在罗湖断裂区域,因而研究罗湖建成区断裂带长期稳定性意义重大。通过对罗湖建成区两种典型的软弱岩石,含角砾泥岩和粉砂岩进行系统的室内流变实验研究,给出了适合罗湖破碎断裂带岩体的流变模型。选取罗湖断裂带轴部的核心断层——黄贝岭F8断层,运用得到的流变模型对黄贝岭F8断层的进行了长期稳定性计算。关键点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面建筑物施工完成初期,断裂带将出现明显的竖直位移,竖直最大位移为7.797 6 cm , 水平位移最大值为0.950 1 cm。随着时间的延伸,竖直位移增量率由刚开始的每年0.63 cm降至0.21 cm;水平位移增量率由刚开始的每年0.047cm降至0.01 3 cm, 该断层对周边建筑的长期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14.
粘土蠕变—应力松弛耦合效应的数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体的流变行为通常不是由单一的蠕变过程或应力松弛过程所决定的,这里,应用Mesri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函数描述了粘土的蠕变-应力松驰耦合效应,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土样的蠕变-应力松弛耦合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对一些影响耦合效应的相关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FLAC3D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的二次开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由于岩土介质的复杂多样性,通用分析软件所提供的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实际数值分析的需要。依据FLAC3D(Version 2.1)所提供的二次开发程序接口,结合西原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分析了二次开发程序运行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西原流变模型具体实施的程序框图和代码编写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验证了程序编制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由于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技术,FLAC3D二次开发接口更加简单实用,提供的研究思路可为其他流变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软土具有流变性,因此,分析基坑开挖时需要考虑时间效应。逆作法施工时,由于出土条件和结构施工条件的限制,导致施工周期延长,因此,基坑施工的时间效应尤为显著。以上海中山医院工程为例,考虑软土流变效应,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逆作法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施工期间各工况的围护和土体的内力与变形性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土体流变的分析方法能较好的模拟逆作法施工的时间效应,并合理地反映基坑开挖过程对围护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逆作法基坑施工过程复杂,开挖周期相对较长,应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施工速度,以达到控制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系统动力学创新思想指导下, 干热岩地热能的开发将对未来的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起到关键的作用, 然而目前干热岩地质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从地质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干热岩的定义; 以大陆盆山热构造系统为基础, 提出地热能综合分类方案; 根据岩石流变学和构造物理学理论, 探讨在固态、半固态流变环境下干热岩的构造岩石系统; 在活动盆山构造系统地壳四维非均匀流变思想指导下, 探讨干热岩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 提出将地球系统动力学的思想贯穿到干热岩及其关联的资源、灾害、环境、工程地质的调查研究与应用的各个环节之中, 并建议在华北、青藏高原及其邻区、东南沿海、台湾4种不同类型的热构造活动区进行联合勘查、综合评价与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