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根据流体动力学和自组织理论,研究了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的动力学特征,并应用福建镇海一带玄武岩平均化学成分,估算出动力学方程中所涉及的参数,求出了断面直径与节理柱体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出了R_a,d和L的值,其结果与该地区的地质实际基本吻合,最后探讨了柱状节理的成因机理,并把柱状节理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1)热耗散-对流阶段,(2)冷却-收缩阶段。  相似文献   
103.
盆地流体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盆地流体动力学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 ,通过对温度场、压力场和化学场等各种物理化学场的综合研究 ,在流体输导网络的格架下 ,再现盆地内流体运动过程及其活动规律的多学科综合的研究领域。流体是控制盆地中物质演变和能量再分配的主导因素 ,它对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与成矿作用等都可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受到国内外地学界高度重视。近十多年来 ,盆地流体研究在盆地流体流动样式、流体输导网络、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流体示踪技术、流体模拟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盆地流体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会给资源勘查带来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杨中宝  丁美青  银霞 《世界地质》2003,22(4):339-343
岩浆侵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控制着岩体和矿床的空间分布。凤凰山矿田位于铜陵矿集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备储量严重不足,急需扩大远景储量。采用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与流体势相结合,对矿田内的新屋里岩体侵位过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凤凰山矿田已知矿床均产于流体势梯度急剧变化带内。相思树、横山岭预测单元从地表向地下不仅同处于流体势梯度最大变化带内,还位于有利的成矿构造环境,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5.
曹正林  姜峰 《沉积学报》1997,15(4):91-96
古风化壳在油气储集、运聚中占重要地位,如华北、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等地区重要油气藏的形成,与其碳酸盐岩顶部古风化壳密切相关。综合应用流体动力学、化学动力学及化学热力学理论,对古风化壳风化期岩石-流体相互作用过程动态模拟,重现古风化壳风化期流体动力场和化学动力场,从而达到定量预测古风化壳风化期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变化的目的,最终为储层定量评价提供参数。岩石-流体反应动力学模拟是通过计算机对岩石与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作一个动态再现,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沉积盆地中热水流体动力学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中热水流体动力学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高计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流体动力学,热水,成矿作用含矿的热水流体通过沉积、充填和交代作用将所含的成矿物质沉淀出来形成矿床。为什么在砂、砾岩和泥质岩中多形成浸染状矿床,在...  相似文献   
107.
保.  СИ 《内陆地震》1995,9(4):402-412
1992年8月19日在北天山苏萨梅尔山脉地区发生了近10年来最强的地震事件,其震级为M=7.3。虽然有着很大的震中距(Δ〉300km),但是当这个大地震在孕育和发生阶段,在阿拉木图地震实验场的那些观测站上仍然在地下水中显示了气体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参数的一系列变化。在地震前2 ̄2.5个月,在距震中350 ̄450km的秋施喀拉(Чушкала)台、塔乌-土尔叠(Tay-TypreHb)台以及喀尔干(  相似文献   
108.
浙江中生代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松年 《岩石学报》1995,11(3):325-332
柱状节理构造历来被众多学者认为只能发育在粘度小、流动性大的基性熔岩中。近年来,在浙江多处中生代酸性火山岩中,发现了十分典型、甚具规模的柱状节理构造。本文从岩石化学角度,对浙江四例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构造与浙、苏二省四例玄武岩柱状节理构造做了比较研究。浙江含良好柱状节理构造的酸性火山岩的平均粘度是基性熔岩平均粘度的104倍,酸性火山岩的最大粘度甚至可达基性熔岩粘度的106倍。如此巨大的酸、基性火山岩粘度比率表明,传统冷却收缩说关于柱状节理构造只能发育在基性熔岩中,因而岩浆粘度是制约柱状节理构造发育与否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应予修正。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关于柱状节理形成机制的流体动力学观点。  相似文献   
109.
Urban pollution dispersion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traffic.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pproach is used increasingly to simulate the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costly experiment. As a benchmark experiment, the results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a street canyon are often used to validate numerical model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re usually neglected: (1) How to distinguish the open country street canyon (shortened as OCSC) and urban roughness street canyon (shortened as URSC) and to determine computation field; (2) How to give the value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k, and dissipation rate, e, at inlet boundary.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upled with RNG k-e turbulence model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For OCSC, two side buildings should be inside the computation domain. The inlet and outlet boundary should be set up at some distance from the fight and left buildings, respectivel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let boundary and the fight building is at least three times the height of the fight building because the incoming velocity, k and e, need some distance to be fully developed. (2) For the simulation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URSC, it can be simplified the air flowing over upwind canyons as it flows on very rough ground. Then, the inlet and outlet boundary can be set up at the roof of fight and left buildings. The results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the 10th street canyon out of 16 street canyons show the correctness of above simplification. (3) The determination of k and e value at the inlet boundary is sometimes difficult. Our results show the values of k and e are very important to get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110.
土体的大变形流滑导致了许多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土体的大变形流滑特性。其中,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是常用的模拟方法之一,但SPH方法的粒子特性导致其计算时间过长,影响了在工程地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对此,本研究基于SPH方法的基本原理、非牛顿流体理论和等效黏度概念,提出了适用于土体大变形流滑分析的三维SPH仿真模型。结合OpenMP并行计算原理,实现了SPH算法的并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土体流滑模型试验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分析,得到了滑动距离、滑动冲击力和冲击力峰值等动力学参数,分析了计算维数和边界条件对流滑特性的影响机制。通过不同线程数下计算时间的对比,获得了计算效率随线程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证明了本文的OpenMP并行优化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显著降低了三维SPH模拟的计算耗时,对工程地质数值方法的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