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1339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局部扰动地层工程特性与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浅地层剖面声学探测资料,发现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存在局部扰动地层,扰动地层多与负地形相伴生,地层扰动最大深度可达5m。通过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局部扰动地层和其周围正常地层的工程地质调查,对比得出扰动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好于周围正常地层。结合已有的水槽试验研究,认为海底浅表局部扰动地层的形成及其工程地质特性的变化是由波浪导致局部土体的振荡滑动造成。  相似文献   
992.
波浪作用下沙坝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晶  邹志利  李松 《海洋工程》2008,26(1):40-50
对波群、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沙质海岸上沙坝运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沙坝产生的机理和不稳定性,以及不同波浪下所产生的海岸平衡剖面形状。实验中发现,波浪作用下沙坝处于向岸和离岸运动的不稳定状态,其原因可由地形不稳定性分析。探讨了波群调制系数对沙坝运动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波况对海岸剖面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近岸水深较浅,波浪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海床破坏与波浪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波浪场控制方程采用雷诺时均方程和k-ε紊流模型,入射波采用椭圆余弦波,采用PLIC-VOF法追踪自由表面;海床域以Biot动力固结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线性波浪与海床相互作用的弱耦合数学模型,获得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质海床中孔隙水压力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与线性波浪相比,浅水非线性波作用下沙质海床中孔隙水压力幅值增大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94.
潮汐和流影响下长江口波浪场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SWAN模型和REF/DIF模型进行嵌套计算的方法来获取长江口海域实际波浪场.其中设计一种根据入射波向即时生成计算网格的方法,解决REF/DIF模型对于波浪入射角的限制从而实现两种模型的嵌套.为考虑水流和潮位分布的空间差异对波浪传播变形的作用,利用二维流场模型计算长江口的水位和流场过程,在实际波浪计算中引入了水位和水流作用.计算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表明:1)SWAN模型和REF/DIF模型的嵌套计算方法可以作为提高浅水区域波浪计算精度的一种有效途径;2)水位和水流对长江口波浪计算的影响显著,考虑了水位和水流条件后,尤其是在大潮期间,能比较显著地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5.
波浪作用下细颗粒泥沙悬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9组室内水槽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周期和波高波浪作用下粉砂质细砂的悬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波浪作用下,细颗粒泥沙在水体中悬浮产生明显的三层混浊结构:近底高浓度混浊层、中部混浊层和上部低浓度混浊层。其混浊度的大小与波浪动力条件相关,波浪周期的延长和波高的增加都会使近底层悬沙浓度显著增大,悬沙浓度的波动性在近底层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复杂;波浪动力条件的改变对上层水体的悬沙浓度基本不产生影响。当波浪作用停止,悬沙开始静水沉降时,近底层水体含沙浓度的变化与波浪要素的比值相关,当波浪要素的比值大于临界值时,底层含沙浓度在一定时间段内反而增加,出现浓度返起现象。  相似文献   
996.
于 2006 年 4 月 8 - 17 日、8 月 9 - 16 日和 2007 年 1 月 13 - 25 日在杭州湾口的洋山港海域一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约 15 m)用"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观测了潮位、波浪、潮流、近底悬沙浓度等要素.结果表明:( 1)研究区波浪较弱,平均有效波高为 0.53 ~ 0.65 m,常风条件下波高受水深控制,而强风天气时波高受风速控制.( 2)港区潮流较强.最大流速为 238 cm / s,观测期间平均流速在中、上层均 > 80 cm / s,而在近底层<40 cm / s.潮流以离底 4.7 ~ 5.7 m 为分界层,分界层以上以落潮流占优势,分界层以下以涨潮流占优势.涨、落潮流流向分别在 310°~ 320°和 130°~ 140°之间,涨、落潮主流比洋山港工程前向右偏转约 20°.( 3)余流流速由底层向表层递增,上层和表层均大于 10 cm / s,中、下层为 4 cm / s左右;余流流向,底层约为 322°,2.7 ~5 .7 m 层为 56°~ 85°,6.7 m 以上为 103°~ 166°.( 4)2006 年 4 月小潮和 8 月大潮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 0.81 kg / m3 和1.46 kg / m3.悬沙浓度涨潮大于落潮,涨急时悬沙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997.
河岸沿线的压强梯度是河岸侧向潜流交换及河岸带物质和能量传递的主要驱动力。为揭示微弯河岸边界的扰动压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室内变坡水槽系统,制作不同体形的正弦形河道模型,实测一个周期波长的河岸表面压强水头,研究河岸不同分层、不同弯曲程度和不同水流条件下的沿线压强分布特性,并进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缓流条件下正弦形微弯河岸的沿线扰动压强分布呈曲线形波动,不同分层的压强分布规律大体相同。在河岸弯曲程度较小时,压强波动的峰值与谷值分别出现于凹岸和凸岸的曲率最大位置。河岸沿线扰动压强的变化主要受河岸振幅与波长比a/λ和来流弗劳德数Fr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a/λFr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8.
在弯道水槽中展开系列试验,研究水力冲刷过程中非粘性岸坡冲刷崩塌与河床冲淤交互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塌岸淤床泥沙贡献率。试验成果表明,水流冲刷过程中岸坡破坏是水流淘刷岸坡坡脚、岸坡崩塌及崩塌体淤积坡脚并在河床上输移掺混的交互作用反复循环过程。塌岸淤床模式及掺混程度与近岸流速、主流贴岸程度、水位及河床边界条件等关系密切。近岸流速越大、水位越高,岸坡总冲刷坍塌量、河床总淤积量以及河床累计淤积率也越大,稳定后的岸坡越趋平缓;河床可动程度越大,岸坡总冲刷坍塌量及其在河床上的总淤积量也越大,但河床累计淤积率却越小;水位越高,在弯道段等横向输沙强度较大的地方,岸坡冲刷崩塌体与河床发生掺混的程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999.
公铁两用车联运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利用这种方式设计的,主要应用在铁路上,以公铁两用车为载体,集成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对轨道的几何参数、断面、限界等多种轨道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港池爆炸兴波响应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爆炸兴波的MAC法轴对称计算结果为初值,提出了对于实际港池后期兴波响应的两种计算方法。其一是基于溶器内液体驻留运动的振型叠加法,其二是爆炸早期兴波与浅水波理论的时域衔接法。进行了一千吨TNT当量在港池内触水爆兴波的实例计算。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够合理地描述波浪演化特征,与爆炸现场的景观相吻合,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简易、实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