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8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北冰洋面积约1 300×104 km2,周边国家对200 M(海里)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现状及对200 M外大陆架的诉求,对于我们参与北极科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美国与苏联已签署协定,美国国会已批准,但前苏联和俄罗斯未批准,这直接导致两国的海域争议不断。俄罗斯与挪威也已签署协议。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未签署协议,争议区超过7 000 M2。丹麦与加拿大已签署协议,完成划界,但存在汉斯岛的主权争议。挪威与丹麦及挪威与冰岛已完成划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北冰洋周边国家拥有确定北冰洋200 M外大陆架的权利。俄罗斯和挪威已提交200 M外大陆架划界方案,挪威对南森海盆西部的划界方案已得到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原则同意,但俄罗斯方案仍有很大的争议。作为《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国,斯瓦尔巴协定区,我们有权进入;因美国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阿拉斯加北部大陆架及200 M外的楚科奇海台,都是我们进行科考的选择。此外,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参与不同海域的科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海洋划界的法理依据及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海洋划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提出应当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联合,充分利用计算机、3S、地图代数等前沿理论和技术开展海洋划界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3.
张建辉  付瑞全 《测绘通报》2013,(10):115-118
通过分析国内外基于矢量方式海洋划界技术实现原理和技术特点,认为传统划界技术存在着概念不严密、算法复杂、数据结构不统一及缺乏误差讨论等诸多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高精度海洋划界技术要求。而地图代数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优势,为高精度的海洋划界模型建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4.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表示,我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相似文献   
65.
入海河口是河流向海洋过渡的区域,作为海岸带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与复杂性,基于岸线形态的海岸地貌学指标与众多河口参数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影响,而以地形节点作为河-海划界方案具备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河流中心线上某点处,定义河流宽度(B)和沿河流中心线到口门处距离(L)的B=f(L)函数来实现河-海划界的定量划分,并对不同类型河口使用该函数曲线寻找地形节点进行河-海划界。结果表明:沙坝或堵塞型河口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5~0之间;河道状河口及河网状三角洲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5~1.2之间;河口湾型河口的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6~1.5之间;喇叭形三角洲河口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1.3~4.5之间;鸟足状三角洲和扇形三角洲的入海河口段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0.2之间,建议以口门处作为地形节点。应用此方法对我国大陆入海河流进行河-海划界,并进行中国大陆河口岸线长度量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6.
段雯娟 《地球》2015,(4):48-51
据俄媒3月12日报道,俄联邦自然资源和生态部日前已与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相关协议,俄罗斯获得了未来15年太平洋地区3000平方千米的矿产专属勘探权。据悉,俄罗斯获得的矿段位于太平洋麦哲伦山地区,麦哲伦山是位于东马里亚纳海盆中部的海底山脉群。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副部长丹尼斯·赫拉莫夫解释说,在合同规定的15年内,俄罗斯将研究上述地区并最终"留给自己50个有权进行完全开采的最有前景的矿段"。他指出:"现在太平洋麦哲伦山地区那些我们准备开采、经专家认定资源丰富的矿段,已无人可觊觎。"  相似文献   
67.
The complex issues associated with marine delineation for the outer limit of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boundary delimitation have provok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mong researchers in a variety of academic circles, particularly in the juristic filed and the geo-science field. In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we start from an overview of submarine fans, as one of common types of sediment-deposit bodies in the ocean, and ex- plore the related geological features which may be of relevance to the marine delimi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198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We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certain significant geological features of submarine fans, using the Bengal fan as an example, which is the biggest submarine fan in the world an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maritime boundary dispute between the neighboring states curre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ial geological bod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inciple in the 198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can be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geological and juristic analyses. Thi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submarine bodies both on the marine entitlement and boundary delimitation indicates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appro- priately deal with this problem so that the marine right of any state can be protected.  相似文献   
68.
针对海洋划界等距离线/中间线方法中双方距离比例不为1∶1时的海洋划界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基于欧氏平面的距离等比例线法及其后续研究存在的精度无法满足海洋划界的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球椭球体解算距离等比例线的高精度缓冲区边界相向逼近求交算法,并阐述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最后结合海洋划界实例,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9.
大陆架在国家可管辖海域划界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陆架是地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大陆架已成为国家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重要的内容。该文阐述了大陆架制度的形成以及在可管辖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并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以及大陆架在我国可管辖海域划界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
论地理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地理边界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1.地理边界是由划界因子确定的拓扑结构面,其空间关系根据地缘结构的时空耦合变化;2.地理边界划分依据地理隔离、区域均势、因子梯度而定;3.地理边界是地理现象整体发展中的“断片”,具有时空耦合的统一基础,4.统一地理边界是相互整合的有限划界因子集上的划分,是相对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