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2篇
  免费   2897篇
  国内免费   4886篇
测绘学   606篇
大气科学   807篇
地球物理   2141篇
地质学   10563篇
海洋学   1686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761篇
自然地理   147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636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725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784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703篇
  2014年   894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63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52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920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河流污染带的随机模拟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平  陈铣成 《水文》1995,(3):8-12
根据随机理论,推导了一个描述污染带变化的概率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抽样法对其求数值解。该随机模型的解是一个随机物,实例计算表明,它的解能够反映任一计算点的浓度变化趋势及范围,并能够给浓度等值线附加上概率的意义,表现了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污染带随机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52.
论述河流形成了古河道。但古河道的发育期不是河流的发育期。这是因为河流主要是一种水流,而古河道是一个砂体。因此,河流的活跃期才是古河道的发育期。  相似文献   
853.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854.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855.
856.
邯邢中基性侵入杂岩体中产有众多的岩石包体。作者在暗色闪长岩相中首次发现了超镁铁质岩包体,以方辉榄橄岩为主,由镁榄橄石(Fo=92±),顽火辉石(En=90±),铬透辉石和铬尖晶石组成,碎斑-平结构,发育扭折带。全岩SiO_2=41.02,MgO=42.24,∑EREE(3.95)甚低,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特殊的向下凸的形状。δ~(18)O=6.5~7.0。辉石平衡温度约为1000℃,压力为20×10~8~22×10~8Pa。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具上地幔岩特征,属A型包体,这在国内外文献中还未曾见过类似的报导。这个发现对探讨华北板块的地壳上地幔组成与演化,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物质来源和邯邢式铁矿的成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7.
软流圈     
大多数金属矿床的形成直接或间接与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不同的深度产生,因而带来不同的有用矿物组合。例如,金、银、锡、铜、金刚石、铂族元素等矿床的形成与地幔成因的岩浆有关。有岩浆熔融体产于其中的那一个层称为软流圈。软流圈里发生的过程控制着全球的构造现象、岩浆现象和变质现象。本文用各种方法证实了软流圈的存在。根据最新的观点,软流圈是低粘滞度、低速度、低密度、低质量因数、高塑性、高流动性、高电导性和高地震波能吸收性的一个层。这些特性的异常习性是由于100-300公里深处地幔温度与地幔物质熔化温度互相接近所致。软流圈虽然在全球各地都有记录,但其分布极不均匀。在老构造(如加拿大地盾、波罗的地盾和北美地台)之下,软流圈表现微弱,或者完全缺失。在加拿大地盾和波罗的地盾之下,软流圈厚约加公里。但在现代构造活动区(如贝加尔裂谷带、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之下,软流圈发育良好,厚约100—200公里。 从贝加尔湖到太平洋的地区是软流圈构造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软流圈顶部的深度从,10—20变化到200公里,厚度则达200—400公里。软流圈顶部的最小深度和软流圈的最大厚度见于贝加尔裂谷带和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这两处是现代构造活动区。介于其间的地区由?  相似文献   
858.
水系分维的构造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甫岗  王海 《地震研究》1990,13(4):389-395
本文运用分数维几何学,研究了河流水系分维与地壳里向运动、活动断裂格局及运动学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地壳垂向运动控制大型河流主干的总体形态;2)活动断裂格局复杂、水平运动强烈的地区,水系分维值高;3)走滑断裂较斜滑断裂对水系发育的控制强烈,而后者主要起到对水系的分区作用。  相似文献   
859.
地台活化与层控铅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些矿床可认为是同生沉积-火山喷气成因。  相似文献   
860.
本文通过对我国震旦系-寒武系边界层中厚度较大、化石丰富、生物演变序列清楚的川西和滇东地区遗迹化石的研究,并比较其异同点,从而阐明遗迹化石对寒武系底界的划分及恢复古环境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