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2、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3、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  相似文献   
52.
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竞争食物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摄食及排泄上的差异,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摄食及排泄的影响。本研究对chlorophylla和TPM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对NH4-N,NO2-N,NO3-N,PO4-P的排泄速率进行了测定,对摄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对浮游植物及颗粒物的吸收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氨及亚硝态氮排泄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者吸收NO3-N,且吸收速率无差异。通过对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的鉴定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且摄食种类有重叠。对同一类的某些浮游植物,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的摄食要高于干净扇贝。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损生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及水中氨氮浓度的提高贡献很大,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竞争。  相似文献   
53.
海洋生物的有机锡化合物污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在工农业上,特别是在海洋防污涂料方面的广泛应用,有机锡化合物已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环境,使海洋生物普遍受到污染。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由人为活动引入海洋环境最毒的化学物质之一,也是目前已知内分泌干扰物质中惟一的金属化合物,它对多种海洋污损生物具有长期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台湾省两个港湾污损生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台湾岛北端八斗子港和南部大鹏湾的污损生物,其湿重两个港均偏小(142和168kg/m2).共记录60个物种,两个港的共有种仅7种.八斗子港的28种中,优势种花石莼、变化短齿蛤、缘齿牡蛎、纹藤壶和冠瘤海鞘.大鹏湾29种动物中,优势种是3种管栖端足类(C.insidiosum,E.brasiliensis,E.hoobeno)、3种海鞘(P.constellotum,D.areolatum,S.canopus)、多室草苔虫和沙筛贝,后者是外来物种,还有双凸双眉藻等12种硅藻.两处的污损生物群落各自反映了亚热带和热带两类半封闭港湾污损生物的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55.
南海北部沿岸污损生物中的苔藓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燕 《台湾海峡》1992,11(1):61-68
作者于1979年9月至1989年8月,先后在广东、海南及广西沿岸港湾进行污损生物和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并调查沿岸港湾浮标、船只、码头、水产养殖设施及其他水下设施的污损生物,获苔藓虫3871号标本,经分析鉴定为88种,隶属3目30科。它们多数是高盐暖水种和广分布种。有少数河口低盐种,遍布于中国沿岸的有26种,黄、渤海已发表的有29种,东海31种,仅南海沿岸水域28种。南海北部沿岸苔藓虫终年都能繁殖附着,附着高峰期为冬春季节的低温月份。  相似文献   
56.
厦门港试验浮筏污损生物的群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传燕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2,11(2):167-173
1989年6月至1990年5月在厦门港防污、防锈试验的浮筏群进行了周年的污损生物挂板。记录了90种生物,其中网纹藤壶、泥藤壶、僧帽牡蛎、翡翠贻贝、中胚花筒螅、太平洋侧花海葵、厦门膜孔苔虫和多种端足类是优势种。全年都有生物附着,夏、秋和冬、春季的优势种有显著的不同。附着量较大,夏季3个月的湿重生物量高达22.7kg/m~2。这个结果可为防污、防锈试验提供较确切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企鹅珍珠贝[Pteria(Magnavicula)penguin(R ding)]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台湾、两广沿海和海南岛有野生种群栖息,它是珍珠贝属的一种可生产大规格附壳珠和正圆珠的大型贝类。近年来企鹅珍珠贝的种苗生产、养殖和大型珍珠培育以及生化遗传的研究受到关注。在养殖中,其他海洋生物的附着或寄生成为影响企鹅珍珠贝生长与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研究仅见其他贝类的多毛虫寄生病[1-4]、附着敌害生物和网笼污损生物类群等[5-7]的报道,而企鹅珍珠贝的污损生物的研究仅见污损苔虫的文献记录[8]。本文对企鹅珍珠贝的附着生物进行了初步鉴别,并分…  相似文献   
58.
广东碣石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对广东碣石湾海域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本次调查共记录该海域污损生物86种,多属于亚热带沿岸的广布种,其中优势种为网纹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翡翠股贻贝(Perna viridis)、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pacifica)、水云(E...  相似文献   
59.
烟台市龙口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03月22日至2008年03月2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1年的挂板试验,本次调查共记录该海域污损生物32种,优势种为内枝多管藻(Polysiphonia morrowii)、软丝藻(Ulothrix flacca.)、肠浒苔(Entermorpha intestinalis)、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等.该海域全年均有污损生物附着,月板平均生物量为525.18 g/m2,5-11月的生物附着量较高,最高值出现在7月;季板平均生物量为1569.39 g/m2,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变化明显,其中秋季板生物量最高,龙口海域污损生物的附着种类受季节性水温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藻类开始附着的温度低于动物.4个季度污损生物的种群多样性指数(H忆)春季最高,均匀度指数(J)和种群丰富度指数(M)则夏季最高.统计分析表明,龙口港海域污损生物群落可大致划分为 4个组群,秋季附着的污损生物代表了试验海域的主要特征,同时揭示出污损生物附着季节、演替时间长短等是影响群落种类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