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5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1942篇
测绘学   217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5343篇
海洋学   125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07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Г.  ВФ 《海岸工程》1996,15(4):76-80
研究了天气频段非周期性位振动与风和大气压力的关系,根据对位振动,风和大气压力进行的谱分析,确定了大约在5,10,15 ̄20d周期存在天气最大值,为鹗霍次克海5个站建立了普通回归方程和谱回归方程,并对位升高的观测值和计算值做了比较,可看出,使用谱回归方程的计算结果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相比较有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42.
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河以少沙多而著称,自1855年以来,河口已经历10余次大型改道,形成以黄河泥沙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三角形河口沉积带。本文首次报道并讨论了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  相似文献   
43.
漳州地区热田的水热活动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龙生 《台湾海峡》1997,16(1):21-27
本文通过漳州地热田及其周围地区的热活动、地质构造特征及人工爆破、重力、地磁、电性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综合地球物理场之间关系分析,得出漳州地热田是高热异常背景下产生的对流型热系统:深切到上地幔的NE向长乐-南澳断裂、NW向九龙江断裂及E-W向南靖-厦门断裂控制了地下的深循环,使大气降得以下渗到〉3km深度,被地温加热并富集起来,在静压力作用下沿通道-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上涌。热田区破碎的岩石导致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东北太平洋海域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间隙中铜、锰、镍等微量元素的详细研究表明,锰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16~8.61μg/dm3之间;铜和镍则主要与表层海的初级生产力有关,研究区内间隙中铜和镍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6~20.8和0.80~3.12μg/dm3,且这些元素在沉积物—界面处均存在最大浓度梯度.利用“Fick扩散定律”计算表明,锰在研究区主要是从上覆海向沉积物扩散,是沉积物中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铜和镍则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海扩散,是底层海中铜和镍的主要来源。与表层海中铜和镍向底层海的输送通量计算结果相比,底层海中铜和镍的含量主要受沉积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45.
莱州湾温带风暴潮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莱州湾羊角沟、夏营两站建国以来的风暴增资料,对莱州湾建国后发生的风暴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温带风暴潮产生的物理机制,此外还对莱州湾温带风暴增以及诱发增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莱州湾温带风暴潮统计预报方法,并在作业预报中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47.
大民屯凹陷地层水水文地质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民屯凹陷前第三系潜山、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化学场研究发现,本区油田总矿化度及二价阳离子浓度偏低,地层总矿化度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体主要为陆相成因并受地表渗入的影响较大,变质程度高,油田的演化与盐类的溶解有关。该区地层的流动受断裂和沉积砂体的控制,在头压力、浮力动力场控制下其流动样式和分布规律反映了凹陷内油气的运聚规律,可为本区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式油气藏的判别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分析近几年青岛市地表,地下质监测资料,总结环境污染地区分布规律,摸清环境污染形成原因,对当前防污治污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水动力作用下管道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振荡流槽在以下两种约束条件下,研究波浪作用下直接铺设于砂质海底的管道失稳临界条件:1)管道两端自由;2)管道可平、垂直自由运动,但流动受到限制。试验结果表明,管重无量纳数G与管道失稳的临界Fr数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而当G超过一定数值时,管道是侧向稳定的。管道的约束条件、砂床特性和加载速度对管道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
波浪作用下海床的有效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浪作用下海床的稳定性分析是海洋工程地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海床的稳定性可通过计算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有效应力场来评估。本文建议了一个周期荷载作用下土体的本构模型 ,并用于计算波浪作用下海床的应力与变形。采用Biot固结理论和有限单元法 ,分析了海床的动态应力场与孔隙压力场。波浪作用下两种渗透系数时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对比 ,反映了渗透消散作用对海床有效应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