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38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81.
本文基于2001~2016年国际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评估各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并借助QAP相关分析(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探究国际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6年综合中心性排名前10的国家整体格局未发生剧烈变化,且大多为发达国家,美国、中国、德国位居前列;国家间的GDP、人口、国土面积、农业用地面积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与全球农产品贸易显著正相关,而距离、收入差距对其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82.
夏启繁  杜德斌  段德忠  黄晓东 《地理研究》2020,39(11):2429-2448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在肆虐全球。国际合作,尤其是在全球大流行时期保持医药卫生健康领域正常流通的特需药品贸易是抗击疫情的关键。然而,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出口管制已经使得以往的全球药品贸易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大流行期间被刻画的更加清晰。本文通过梳理2000—2018年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探讨了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及各国(地区)在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变动,特别是揭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在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体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发现:① 产业结构上,以疫苗产品为主的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体系正向以疫苗、含抗生素药品为主演化。两类药品出口都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则主要出口抗生素。② 拓扑结构上,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网络是一典型的“核心-边缘”式的小世界网络。网络核心由美国逐步转向西欧国家。网络社团逐步聚拢,中国逐步脱离美国社团,向以德国、比利时为代表的西欧社团靠拢,并且在网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③ 空间结构上,全球抗病毒药品进出口贸易格局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欧洲主导、美国衰落、亚洲兴起的发展态势。④ 在抗病毒药品贸易上,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地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加深,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较低。  相似文献   
483.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总体规划和最终目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据其贸易投资便利化得分,将沿廊17国划分为风险区、谨慎区、便利区、畅通区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划分为三大廊段,并对其贸易投资相关的条件进行详细分析,为出境企业和机构更好地了解沿廊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参与沿廊经济建设、防范经贸合作风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4.
基于SWOT-PEST矩阵的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水健康养殖业是实现现代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受资源环境约束与向海经济战略转变的双重影响,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文章运用SWOT-PEST复合分析矩阵,对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发展海水健康养殖业的优势在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同时存在全产业链布局不足、组织化水平低、核心技术缺失和成果转化不力等劣势;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增强国际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提升海水养殖质量成为可能,但也应警惕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种限制;应着力从内部提升海水养殖业竞争力,提高行业门槛,净化行业生态,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持,促进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85.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国和出口国。为提升我国大黄鱼的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水平,文章分析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分别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大黄鱼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规模总体稳定,出口额增长,出口量下降;我国大黄鱼的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黄鱼的比较优势极强但正在减弱,以出口价格反映的产品质量偶有下降但总体提升,相对于国际市场同种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总体来看国际竞争力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影响我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饮食习惯、相关行业发展、国际贸易壁垒和产业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大黄鱼的生产和贸易应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和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486.
“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格局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利用2001—2015年国家(地区)间的知识产权贸易额,通过构建全球和“一带一路”技术贸易网络,从技术供给和技术销售层面刻画了“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① 在“一带一路”内部技术贸易网络中,内部技术进口格局由独联体、中东欧地区主导向东亚地区主导转变,内部技术出口格局由西亚地区“一极主导”向东盟-西亚-东亚“三极主导”格局转变,“一带一路”在内部国家(地区)技术供给链中的地位非常低下,大量的技术需要从外部进口,但“一带一路”作为技术销售市场在内部国家(地区)技术销售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② 在“一带一路”外部技术贸易网络中,外部技术进口格局由东盟向东亚更替,而外部技术出口格局始终由以新加坡为核心的东盟地区主导,“一带一路”在国际技术销售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但其在国际技术供给链中的地位十分低下;③ 从技术贸易类型上看,内流型国家(地区)占主导,大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依赖内部技术贸易来实现技术互补,而高技术贸易额国家(地区)大多都为“两头在外”型,“一带一路”区域技术贸易网络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487.
最初的“闯荡”——水产养殖史上写下浓重一笔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水产品产量一直徘徊在450万吨左右,全国人均水产品只有4.5公斤,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们吃鱼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979年召开的全国水产工作会议,确定了“大力保护资源,积极发展养殖,提高产品质量”3个产业调整重点,并明确今后产量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488.
我国水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我国水产品市场的基本状况,认为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品种,价格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水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水产品市场的开放,科技贡献率的提高,政府的渔业发展方向上的战略性调整和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水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办法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89.
中国为世界供应90%以上的稀土金属,这些金属可用来生产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甚至导弹制导系统,目前这些稀土金属的供应问题是造成地缘政治紧张状态的核心问题,这涉及到全球贸易与防御。  相似文献   
490.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one of South Asia's most important border regions into academic discourse, namely, the Central Himalayan mountain rim separating India and the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at makes this border region so interesting is a tangled interplay of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forms to which the local populations constantly have to adapt in order to make a living there. We focused on the so-called 'Bhotiyas' of Uttarakhand, former trans- Himalayan traders whose ethnicity and livelihood was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do-Chinese border that was sealed as a result of the India-China war in 1962. Drawing on the work of borderland scholarship, we identified the key processes and developments that changed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area. Competing political aspirations as well as the 'Bhotiyas' countervailing strategies were considered equall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local livelihoods and identities within the dynamics of a 'high mountain border region'. Through an exemplary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ifferences of power in one 'Bhotiya' valley,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ways in which shifting socio-spatial constellations are creatively re-interpreted by the borderlan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