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1篇 |
免费 | 802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22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1176篇 |
地质学 | 934篇 |
海洋学 | 1026篇 |
天文学 | 62篇 |
综合类 | 91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77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94篇 |
2020年 | 164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01.
802.
1996和1997年,在日本TOKAI离岸Nankai海槽采集了四分量的海底地震检波器(OBS)数据。我们将OBS数据与多道地震数据(MCS)联合分析,研究甲烷水合物在沉积中的分布和特征。地震数据揭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沉积史,受控于下沉的浊流沉积、活动通道、褶皱以及陡倾角断层。不管这点,表明气体水合物存在的似海底反射(BSR),很容易识别为一个振幅横向变化的反射。
对于OBS反射数据,我们应用一种成像技术,获得的结果与多道地震剖面有很好的吻合。我们还应用模拟和反演程序揭示详尽的速度结构。东Nankai海槽水深在930至1160m之间的区域,OBS数据允许我们构建一个含9个地层的地球物理模型描述其最上部700m的沉积。旅行时反演给出了上升的P波速度,其值达到2100m/s。如此高的P波速度可以解释为部分的水合物饱和度达到孔隙空间部的20%。在海底以下320m处,BSR与P波速度的明显下降相对应,速度值大约降至1580至1750m/s之间。这一低速层厚约80m。S波速度通过广角数据的同相轴相关、时间拾取和正演模拟得到,在水合物稳定带其值达到700—750m。在BSR正下方,我们观测到s波的速度有小的下降。这可能暗示水合物对沉积基质的弱胶结作用。在更深的位置,高P波与S波速度表明沉积过固结,这归因于独特的压缩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803.
泸西岩溶断陷盆地西南部既比村一带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岩溶极为发育,且极不均匀,地表以溶隙、溶沟为主,溶蚀残丘发育,局部发育溶井,出露有既比村大泉。通过开展1∶1万水文地质调查,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剖面快速扫面,结合激电测深确定井位,实施的示范孔SK1、SK2钻孔,两个钻孔相距48 m,再进行跨孔CT成像探测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孔CT成像结果与实际钻探成果解译相差不大,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解译出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赋水状态特征。采用常规的物探方法仅能推测竖直方向的地质情况,不利于查清横向连续发育的破碎带和溶洞空间分布。跨孔电磁波CT探测技术与钻探相结合,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根据在地下空间中不同发射角度的电磁波能量衰减值,利用反演算法得出地下介质的吸收系数空间分布,重建钻孔之间剖面的吸收系数二维图像,不同的吸收系数判断岩溶发育情况及地下水富水性。跨孔电磁波CT探测在岩溶断陷盆地探测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可行有效,为更好地布置钻孔找水提供了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804.
目的:对行手术确诊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其临床、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分流术确诊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临床和术前MR(包括3DT1WI、T2WI、T2 FLAIR)资料,对iNPH常见MR影像征象进行评估和描述。结果:56例iNPH患者中,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91.1%、60.7%及42.9%,经典三联征为23.2%;常见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51.8%)、糖尿病(28.6%)及帕金森病(PD)(12.5%)。对56例iNPH患者MR图像进行分析,82.1%患者胼胝体角呈锐角,39.3%患者蛛网膜下腔不成比例扩大征象(DESH)阳性,DESH评分平均得分(5.24±1.27)。结论:iNPH确诊患者最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PD,经典三联征较少,典型的MR征象阳性率不高,阴性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仍然存在挑战,应结合其他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05.
通过对遥感卫星资料中云和雪的光谱特征的分析,提出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 OD IS)红外、可见光谱段数据进行云、雪检测和分离的方法;并提供监测实例来说明利用M OD IS数据可进行积雪监测。 相似文献
806.
针对建筑物表面裂缝的探测问题,设计了一种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物表面温度,从而进行裂缝探测的方法.该方法分别使用Matlab和仪器附带软件对外业采集的热像图进行相关处理,增强裂缝显示效果,达到探测目的,简化了图像处理流程.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探测方法以水为介质.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杭州市某小区有裂缝的建筑物进行了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7.
808.
系缆式水下自动升降平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系缆式自动升降平台应用到水下定点测量系统中,可以用一套观测仪器完成全剖面的测量,和以往锚系系统单点分层测量方式相比,它具有连续进行剖面测量的先进性和经济性。文章介绍了系缆式水下自动升降平台的应用方式、升降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原理样机在实验室和千岛湖进行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809.
目的:通过分析颈总-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评估和预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的发生与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患者的头颈部CTA和冠状动脉CTA资料,评估图像质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计算狭窄程度。按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可分为两组: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对相应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别做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并按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头颅CT平扫结果进行分组: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并进行两组间t检验。按颈总-颈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概率作χ2检验。分析81例患者静态心电图、心绞痛以及TIA发生率与有无脑梗死以及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中,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处狭窄程度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即脑梗死组相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非脑梗死组重。经配对χ2检验,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影响TIA的发生概率(P<0.05)。对81例患者分析其静态心电图,有TIA组静态心电图ST-T段改变以及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TIA组(P<0.05)。结论: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存在关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及相应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有关。颈总-颈内动脉存在中度及以上狭窄时,TIA的发生率增加,且TIA组受检者静态心电图ST-T段改变以及心绞痛发生率均高于无TIA组。 相似文献
810.
逆时偏移方法利用双程波算子模拟波场的正向和反向传播,通常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获得偏移剖面,是一种高精度的成像方法.但是传统的互相关成像条件会在偏移结果中产生低频噪声;此外,如果偏移速度中存在剧烈速度变化还可能进一步产生偏移假象.为了提高逆时偏移的成像质量,可在成像过程中先对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分别进行波场分离,然后选择合适的波场成分进行互相关成像.本文基于Hilbert变换,推导了可在偏移过程中进行上下行和左右行波场分离的高效波场分离公式以及相应的成像条件,结合Sigsbee 2B合成数据,给出了不同波场成分的互相关成像结果.数值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高效波场分离算法以及合理的波场成分互相关成像条件可以获得高信噪比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