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6篇
  免费   1496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测绘学   2400篇
大气科学   2247篇
地球物理   1134篇
地质学   2031篇
海洋学   1700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460篇
自然地理   60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8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的新型能源,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和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及相关的分析测试技术,包括海底沉积物、海水、海面低层大气中烃类气体(主要为甲烷)、孔隙水中阴阳离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等。并对发展天然气水舍物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东亚岛弧地形横剖面与板块运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东亚岛弧横剖面形态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弧前的构造应力的分析,作者认为,东亚岛弧形成于板块东移的构造环境中,横剖面形态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即内缓外陡型和内陡外缓型,这两种不同的横剖面具有不同的弧前应力,前者表现弧前挤压,后者表现弧前引张,这反映地貌形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3.
随机波折绕射的缓坡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士兵  高珊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15-21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对此次大风天气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流场分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5.
关致和 《海洋测绘》2003,23(2):59-60
最近十几年来 ,详细的海底地形测量发展迅速。海底地形图可以为海洋地理研究、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提供丰富的信息 ,为大陆架边界确定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提供充分的依据。新型海洋测量仪器不断投入使用 ,干涉声纳系统 (又称相干声纳系统 ) ,就是进行高密度、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的专用设备。1 干涉声纳系统的特点干涉声纳具有测量效率高、成图质量高、适合各类船只使用的突出特点。(1)测量效率高 干涉声纳可以测量左右两侧各30 0m宽条带内的水深。左、右舷两个换能器波束覆盖的角度可达 30 0°,可以测量到换能器侧方甚至上方的区域。测量覆…  相似文献   
96.
夏达英 《海岸工程》1997,16(1):52-63
主要介绍国外现场荧光计/电导率、温度、深度传感器拖曳系统的研究及其在海洋深层水体混合扩散实验和快速,大监测海洋中水面下层油溢轨迹的应用方法研究,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水中荧光计研究及其在海洋现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激光烧蚀微探针等离子体质谱的地质应用。自1989年以来,我们实验室就积极开展了激光烧蚀微探针(LAM)试样引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这种技术适合于ICP—MS分析地质样品中小体积矿物(激光烧蚀孔穴直径低于10—100μm).对某些样品.采用Nd:YAG激光的基本IR波长(1064nm),作为多数用途,4倍频率(uv)的波长(266nm)能产生较小的直径,并较好地形成孔穴.  相似文献   
98.
无缆水下机器人是我国首次开展的高技术课题,组合导航系统是无缆水下机器人研究中的关键部分,本文介绍了多种导航设备同时工作,经过信息综合处理获得高精度导航信息的组合导航系统和组合导航系统中所需要的坐标转换及卡尔曼滤波器的计算,为无缆水下机器人建立一个较理想的导航方式。  相似文献   
99.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100.
基于麦克斯韦理论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斯韦理论为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地电磁场的测量通常测取Ex,Ey,Hx,Hy,Hz。大地电磁仪的设计要点包括:高灵敏度、智能化、同步采集数据、锚系硬连接、承压密封和合理的下沉速度所观测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可获得被测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