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9篇 |
免费 | 249篇 |
国内免费 | 4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篇 |
大气科学 | 136篇 |
地球物理 | 185篇 |
地质学 | 1644篇 |
海洋学 | 292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92篇 |
自然地理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50年 | 5篇 |
1946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炎热干旱的澳大利亚中部是现代正在形成红色地表的区域。围绕中部Alice Spring地区采集了一系列红色地表样品。这些红色样品按照岩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砂土、沙丘砂和岩石。通过对这些样品详细的磁学测量, 发现这三类样品存在明显磁学特征差异, 红色砂土和沙丘砂样品磁化率较岩石样品高出许多(砂土和沙丘砂磁化率均值为93.82×10-8m3/kg), 红色岩石样品磁化率值最低(均值为23.2×10-8m3/kg); 三者主要磁性矿物也不尽相同; 磁颗粒均以超顺磁(SP)颗粒为主, 而单畴(SD)颗粒含量少。研究区百分比频率磁化率χfd % 均值为8.28 %, 较黄土高原西部表土(兰州为3.5 %)高出许多。该区现代年降水量约300mm, 比兰州(约330mm)还低, 成土导致百分比频率磁化率增高却比兰州明显高出几倍。这可能反映了黄土高原表土频率磁化率增高与降水量密切相关; 而在澳洲中部可能与持续高温成土条件和作用的时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澳洲中部不论岩石还是表土均以红色为主。磁学实验表明, 砂土和沙丘砂样品均以磁铁矿为主, 三类样品普遍含一定量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的贡献, 与地表红色外貌相符。说明澳洲红色地表过程很可能是黑色磁铁矿颗粒表面被长期氧化条件下形成的红色磁赤铁矿/赤铁矿所包裹的现象, 使得澳洲中部广大地区岩石露头和地表沉积物, 普遍形成一层红色染色层。 相似文献
102.
103.
新疆大南湖地区的层间氧化带发育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第二、三岩性段砂砾岩,以褐黄色为主;层间氧化带具多层性,埋深31~343 m,厚度2~138 m;层间氧化带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原生带;铀矿体主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中;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最终构造格架控制了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方向和基本形态,不同粒度且非致密结构的砂砾岩和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沉积则决定层间氧化带发育的厚度和规模,由南向北流的承压地下水造成区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呈向北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的氧化作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行分离培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为实验菌株,比较了黄铁矿化学氧化和生物氧化过程中溶液铁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Fe3 对黄铁矿的氧化速率较低,而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不断将Fe2 氧化成Fe3 使得黄铁矿的氧化速率明显加快,因此生物氧化具有更高的效率。经过44 d的氧化之后,利用扫描电镜对氧化后的黄铁矿表面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Fe3 的化学氧化主要集中在化学键较弱的晶棱部位,而在生物氧化的情况下矿物表面充满了密集的溶蚀坑,溶蚀坑的形状与A.f菌的外形非常相近,且规则排列。这说明A.f菌能够吸附到黄铁矿表面,并且这种吸附具有定向排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5.
106.
磁化率测量是勘查铀矿的一种可能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观测钻孔岩心的磁化率,也有人测量土壤的磁化率,在有条件时还有人进行磁化率测井工作。 相似文献
107.
108.
云南乐红铅锌矿床氧化带中异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乐红铅锌矿床氧化带十分发育,呈细脉或葡萄状产于氧化矿石中的白色矿物曾被认为是菱锌矿,笔者对该矿物作了物理、光学性质,化学发,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失重和差热分析研究,确定其为异极矿。其晶体化学式为Zn3.98(Si2.01Al0.01)2.02O7(OH)2.03.0.88H2O晶胞参数a=0.8380(4)nm,b=1.0718(7)nm,c=0.5125(6)nm。对异极矿矿物学特征的全面 相似文献
109.
110.
湖南大坊金银矿氧化带特征及工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大坊金银矿位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控矿层位为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和下统梓门桥组白云岩。矿体受北西和北东向组扭裂面的控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外接触带。氧化带的有用组分为金和银,已圈定矿体7个,其平均品位Au 2.68 g/t,Ag26.20g/t。金的粒度以中—细粒为主,氰化浸出率在91%以上,银经槽浸回收率仅20-30%。鉴于金浸出率高,矿体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简单,交通方便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