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欧孝夺  甘雨  潘鑫  江杰  覃英宏 《岩土力学》2022,(S1):367-374
以南宁第三系膨胀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探针法研究含水率、干密度、温度及体积变形率对重塑膨胀岩试样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塑膨胀岩的导热系数随着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含水率从10.4%上升至21.9%时,其导热系数最高上升了135.7%,当干密度从1.50 g/cm~3增加到2.00 g/cm~3时,其导热系数最高上升了133.9%,主要原因是含水率的增加减少了土中空气的热阻作用,干密度的增加使土颗粒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在潜热传输的作用下,重塑膨胀岩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增长而升高,土颗粒在温度的影响下粒径不断增大并发生聚集,为潜热传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重塑膨胀岩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增长呈现缓慢增长和迅速增长2个不同的阶段;重塑膨胀岩的导热系数随体积变形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变形率从0.5%增加到5%时,膨胀岩的导热系数降幅在5.7%~29.5%之间,这是由于吸水膨胀后膨胀岩试样更为松散,土颗粒之间的接触减少。  相似文献   
62.
“治沟造地”修建水库,导致土地盐渍化,而盐渍土的渗透性是影响工程设计、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阐明不同盐分含量及类型条件下的重塑黄土渗透性至关重要。通过制备不同盐分含量的钠、钙盐重塑黄土试样,开展一系列室内变水头饱和渗透试验,探析重塑黄土渗透系数随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盐分含量增加,重塑黄土饱和渗透系数逐渐减小,两者呈负指数相关,含盐重塑黄土渗透系数与不含盐重塑黄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同一盐分含量条件下,钙盐黄土的渗透系数小于钠盐黄土的渗透系数。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测取重塑黄土的孔隙水赋存状态与孔隙结构随盐分含量与类型的变化;当盐分含量小于2%时,随盐分含量增加,孔隙水赋存状态与孔隙结构的变化使重塑黄土渗透系数迅速减小;当盐分含量大于2%时,随盐分含量增加,孔隙水赋存状态变化使重塑黄土渗透性增加,而孔隙结构变化使重塑黄土渗透性减小且对渗透性的影响占主导,因此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缓慢减小;同一盐分含量条件下,钙盐重塑黄土的孔隙水赋存状态和孔隙结构的变化比钠盐重塑黄土更显著。  相似文献   
63.
露天地区矿山开采容易形成不规则采坑、高陡边坡和渣山、原始土壤破损、采坑积水等一系列地貌形态的改变,造成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不仅影响地表生态环境,还会对地下浅层水渗流场、冻土层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且存在滑坡、垮塌等地质隐患和灾害。针对这些问题,从地质角度提出通过构建地形重塑层实现开采后矿山地形地貌重塑的思路与方法,应用形成的地形重塑层修复关键技术,在青海木里高原高寒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中取得显著效果。首先定义地形重塑层,即是对地貌起伏形态、采坑和渣山边坡等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控制作用的复杂成形曲面。地形重塑层是一个复杂不规则且动态变化的重构层,是生态地质层修复的一种情况。提出地形重塑层的构建思路与方法:(1)通过空-天-地一体的地质勘查与监测手段,对矿山开采后的采坑、采坑边坡和渣山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勘查、监测和评估。(2)根据治理对象的不同,对修复的目标地质体进行分类,本次依据边坡坡体岩性变化和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将岩质边坡分为4类13型。(3)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勘查测量,确定不同修复地质体的地形重塑层形态与产状。(4)通过覆土复绿,实现采坑、渣山依形就势的综合治理和矿山地...  相似文献   
64.
粘土固结参数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土力学中已建立的基本概念,通过试验研究,首先找出正常固结粘土的渗透系数K与孔隙比e的关系,压缩系数a_V与孔隙比e或有效固结压力σ′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固结系数C_V与孔隙比或有效固结压力的关系表达式。分析不同土类固结系数的变化,归纳出三种典型的情况,即:C_V随e的减小而减小;C_V随e的减小而增大和C_V基本上与e无关。并指出特殊土类的C_V有特殊的变化规律。其次,分析了固结指数m变化的物理依据,讨论了m值与有效固结压力和上层厚度H的关系,最后,说明C_V和m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加味越婢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70 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越婢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恶寒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及气道重塑;气道横截面积(AO)、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厚度(T)]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气道重塑情况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越婢汤可改善AECOPD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缓或逆转其气道重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地形重塑是矿区废弃地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影响着整个生态重建的效果。近自然地形重塑技术以邻近未扰动的自然地貌为参照进行地形构建,近年来成为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所关注的热点。但在近自然地形重塑时,究竟需要参照自然地形哪些方面的特征、需要用到哪些必要的参数指标、依据哪些指标对地形设计结果进行评价?这些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讨论。本文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为目标区域,运用“扎根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我们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和12位专家的半结构式访谈资料,依据“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三层编码,最终构建了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三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3个主类别、8个次类别和26项参数。所制定的参数指标可支撑近自然地形设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可涵盖矿区地形重塑中多个方面的指标需求。该工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近自然地形重塑方法、完善其技术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7.
谈云志  郑爱  喻波  夏振尧 《岩土力学》2013,34(3):653-658
石灰土在公路等工程中应用很广泛,随着公路改扩建等工程的迅速增多,面临如何处理与利用废弃石灰土的难题。通过对比分析素土、石灰土、重塑石灰土的压缩、强度等力学指标,探讨重塑石灰土的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重塑石灰土压缩系数与石灰土相比提高了2~3倍,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了30%~40%,内摩擦角增大了1.2倍,黏聚力降低了40%。提出用劣化系数评价重塑石灰土的力学特性劣化程度,并从石灰处治红黏土的团粒化、碳化、灰结机制等角度分析了重塑石灰土性能劣化的本质原因。与素土相比,石灰土的黏粒(d <0.002 mm)含量减少而粗粒(d >0.074 mm)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石灰土的内摩擦角。但重塑过程则破化了石灰土中的胶结结构致使重塑石灰土的黏聚力降低,从而影响重塑石灰土的其他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8.
为避免试件自身重量对抗拉强度测定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岩土材料拉伸强度测定仪,对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下重塑黄土的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建立了土体抗拉强度、干密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在测试过程中避免了试件自身重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同时将材料的非均匀性列为影响因素考虑,提供的实验装置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69.
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从单轴抗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的角度探求了淤泥固化土重塑时导致的强度折减和重塑后土的强度恢复特性,并分析了重塑前养护龄期(T)、重塑后养护龄期(T)、水泥掺灰比(ac)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重塑时机的选择对淤泥固化土的强度折减程度有显著的影响:T越长,破碎过程带来的强度折减越严重,且大致满足ac越大、强度折减越严重的规律。从强度恢复特性来看:小水泥掺灰比的固化淤泥土经过T,其强度恢复较好;大掺灰比的重塑土其强度则较难恢复至固化土的水平,T越长,强度恢复越不利。从而得出了大掺灰比固化土宜早重塑,小掺灰比的重塑时间可适当延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提取中药联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检索时限为自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0日。选用Review Manage 5.4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篇,共计1528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提高患者最低夜间血氧饱和度(LSaO2)[MD=-4.20,95%CI(-4.93,-3.46),P<0.00001]、临床有效率[RR=0.82,95%CI(0.78,0.87),P<0.00001]及降低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MD=0.90,95%CI(0.75,1.05),P<0.00001]、嗜睡量表评分(ESS)[MD=1.64,95%CI(1.41,1.86),P<0.00001]、临床无效率[RR=3.36,95%CI(2.37,4.76),P<0.00001]、白细胞介素-6(IL-6)[SMD=0.90,95%CI(0.74,1.07),P<0.00001]、C反应蛋白(CRP)[SMD=0.85,95%CI(0.67,1.04),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0.38,95%CI(0.21,0.54),P<0.00001]方面更具优势。纳入文献中仅有3篇报道共26 例不良反应案例,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Meta分析结果得出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5,95%CI(0.66,2.76),P=0.4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