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50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天气预告为研究气象学之最大目的,但以今日气象学本身之造诣而论,天气预告之原理与法则,究未臻十分成熟之境地,在科学先进诸国固如是,于科学落后之我国更如是。我国既限于环境及设备之艰难,又受制于地方性对于天气变化之支配,西洋现成之若干原理法则,无从亦不能整个搬用于斯土。是以国内各气象机关之天气预告,究未完全脱离工作者经验之凭藉,每遇人员更迭,预告之真确程度,即受影响,前例斑斑,毋须枚举!  相似文献   
122.
123.
赵可新同志1983年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现任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兼决策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他一直从事天气预报和服务工作,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黄牛”。  相似文献   
124.
以武汉地区为例,本文推导无线电探空推导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武汉无线电探空数据推算武汉地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以此模型计算GPS可降水量,通过与无线电探空结果比较来检验该模型的精确度。在WHDH站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的比较中,两者差值的均方根为3.0mm,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952。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2002年武汉站GPS数据和武汉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推算的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比较,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可降水量在数值上和发展趋势上比较接近,说明了无线电探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5.
基于集合卡尔曼变换的区域集合预报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深入研究集合卡尔曼变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初值扰动方法,提高集合预报质量,从全球大集合预报资料中提取初始扰动场,建立区域模式的ETKF初值扰动方案,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中国东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并分析ETKF方案构造的扰动场特征和集合预报效果。结果表明,由ETKF初始扰动方案产生的扰动场大小与分布合理,能够反映观测站点的空间分布,能够保持所有正交、不相关方向的误差方差。集合预报降水落区相对控制预报有所改善,集合平均小雨和中雨TS评分和BS评分总体优于控制预报。24h集合预报的Talagrand分布优于36h预报。试验结果揭示了ETKF初值扰动方案的基本性质及利用ETKF方法进行区域集合预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6.
Based on NCEP/NCAR gridded reanalysis, TRMM precipitation data, CMAP, and rainfall observations in East China, a study is conducted with focus on the timing and distinctive establishment of the rainy season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monsoon (EASM) in relati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ropical summer monsoon (SCSM).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EASM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1) the EASM rainy season begins at first over the south of the Jiangnan region to the north of South China in late March to early April (i.e., pentads 16-18), and then the early flooding period in South China starts when southerly winds enhance and convective rainfall increases pronouncedly; 2)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M rainy season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its counterpart, the SCSM. The EASM and the SCSM each is featured with its own independent rain belt, strong southwesterly wind, intense vertical motion, and robust low-level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The SCSM interacts with the EASM, causing the EASM rainy belt to move northward. The two system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loods/droughts over the eastern China; and 3) in mid-late March, the eastern Asian landmass (especially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its thermal condition changing from a cold to a heat source for the atmosphere. A reversal of the zonal thermal contrast and relate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rasts between the landmass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happens. The argument about whether or not the dynamic and thermal effects of the landmass really act as a mechanism for the earlier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M rain belt is discussed an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Finally, the article presents some common understandings and disagreements regarding the EASM.  相似文献   
127.
GPS气象学研究及应用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国平  黄丁发 《气象科学》2005,25(6):651-661
概述了GPS气象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对GPS气象学基本原理作了简单介绍。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GPS技术在气象学研究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展望了GPS气象学潜在的应用领域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129.
利用1991~2013年西沙海洋站实测的潮位、气压、风资料,统计分析发生在西沙永兴岛的台风风暴潮特征.统计结果为以后的台风风暴潮增水预报工作提供一定借鉴.统计分析发现:发生在永兴岛的台风风暴潮过程年最大增水值基本在34cm处上下波动,最高预警级别仅为蓝色;最大增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预计接下来10a左右发生在永兴岛的台风风暴增水值大体逐年递减;最大增水若与极大天文潮相叠加,在永兴岛可能出现灾害性高潮位;年最大增水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在夏季最强,其次为秋季,冬季和春季最弱;台风中心经过时由负压引起的增水较为明显,单峰型、双峰型和振荡型的增水曲线形态均有出现;影响西沙永兴岛的热带气旋的年最大风速年际与季节性变化是导致永兴岛台风风暴潮特征的主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0.
利用中国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数据开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多元统计估计方法研究。⑴ 分析各通道以热带气旋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和同心圆环内的亮温参数与热带气旋最大风速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低频通道1.0 °和1.5 °以内亮温的最小值、大于某亮温阈值的象元百分比和平均值与最大风速之间的相关性最高。⑵ 利用主分量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适合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模型,其独立样本检验的均方根误差为13 kt。此模型在热带气旋发展的初始阶段会出现最大风速的高估,而在热带气旋发展的成熟阶段会出现最大风速的低估,正负偏差的分界点出现在70 kt左右,偏差较大的个例大多是未形成规则的热带气旋云系结构,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对称性。因此估计热带气旋强度时考虑热带气旋的云系结构特征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且随着热带气旋样本数的增多,精度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