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1篇
  免费   1270篇
  国内免费   1787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6846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1265篇
海洋学   57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127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113.
辽宁2001年与近10年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的成因等方面对辽宁2001年与近10a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沙尘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14.
2001年辽宁春旱与气候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宁2001年4月春季大旱气候为背景,重点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和500,100hPa 3层不同高度环流特征,并综合分析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等多种物理因子,初步得出了辽宁2001年春季气候异常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115.
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普查确定了影响辽阳地区水稻产量的5项气候要素及其各自权重,建立了水稻产量的气候模型,揭示了各单因素对水稻丰歉的模糊关系。通过模糊运算,确立了水稻丰歉农业气候综合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116.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13个三级层序,三个层序组,反映了三个大级别的旋回.最大湖侵期为阳霞组中上部,与当时有一个明显的气候变热期相一致.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中期为曲流河-三角洲环境,后期为三角洲和浅湖环境,中期有短暂的海泛发生.影响侏罗纪湖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条件、河水的流入以及海侵的影响.在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最大湖侵和海泛的短暂时期,形成了厚层的烃源岩分布.库车坳陷侏罗系虽然砂体分布广泛,厚度较大,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7.
王有清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02,24(5):550-558
冰芯记录中的气候变化是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极地、中低纬度和热带地区的冰芯记录表明, 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至千年时间尺度的快速气候突变事件, 诸如末次间冰期的干冷事件、末次冰期的DansgaardOeschger事件、 Heinrich事件和Younger Dryas事件等, 虽然这些穿插在冰阶中的暖湿气候事件、间冰阶中的干冷气候事件的成因、机制和影响范围还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主要介绍不同区域冰芯记录中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和机制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8.
2001年8月19~23日, 在格陵兰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冰芯与气候"国际盛会, 会议展示了冰芯与气候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 文中介绍这次会议并概括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与南北极地区的冰芯研究相比, 中低纬度地区冰芯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冰芯研究中发展最快的. 在这一研究中, 中国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9.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气候序列重建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孢粉植物群很好地揭示了本区的环境演化过程。本文利用植物生态位知识,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鹤庆(QH)孔孢粉序列所记录的古气候信息进行重塑,建立了近1Ma来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序列,并将本区气候演化分为4个气候旋回,32个气候期。该序列可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海洋δ18O阶段对比,但冷暖波动的幅度及降温时段持续的长短有其特色,表明本区气候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又受青藏高原阶段隆升的制约;近1Ma来气温的波动幅度呈递增趋势,0.30MaB.P.尤其显著;冷、暖段间年均温的变化幅度由第一气候旋回的7℃增大到第三气候旋回的9℃(按4次平滑值计算),而样点的实际最大差值由8℃增至16℃;最强烈的降温发生在第二气候旋回中的0.45~0.14MaB.P.时间段,这与玉龙雪山冰川活动规模最大相一致;降温时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值增大,证实近1Ma来,西南季风区的气候组构与东南季风区不同。  相似文献   
120.
中国沙尘暴天气的新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2年,中国北方地区频频发生沙尘暴天气,给当地和广大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危害。沙尘暴天气呈现频次高、发生时间提前、发生期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新特征。对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背景的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繁爆发的原因主要是:1)近两年处于反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高峰期,使东亚冬季风频繁,导致大风天气频繁发生;2)在沙尘暴发生季节,中国北方降水明显减少,气温回升迅速且温度偏高于往年,使解冻的地表土层疏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源;3)近年来中国北方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使原本广阔的戈壁沙漠面积更加扩大,有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这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