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440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日本刺沙蚕(Nereisjaponica)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是鱼、虾的优良饵料,冬末春初繁殖时离开河口向盐度较高的海区移动。与多齿围沙蚕,褐片阔沙蚕等其它沙蚕不同,日本刺沙蚕在繁殖过程中不出现完全变态,但是与其它沙蚕一样,其繁殖过程也受一组性信息素控制。从雌性成熟的日本刺沙蚕体腔液中提取并鉴定出一种有生物活性的挥发性物质──辛二烯-[3,5]-酮-[2],这种化合物可以增加群浮个体在配子释放之前婚舞时的游动速度.但不诱导配子释放。在许多沙蚕中有着性信息素作用的5-甲基-3-庚酮,在日本刺沙蚕体腔液中没有发现,也没有性信息素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对中国真马尾藻亚属SubgenusSargassum刺托组SectionAcanthocarpicae宾德系SeriesBinderiana斯氏种群SpeciesgroupSwartzia的研究中,发现该种群新种4个,它们是原始马尾藻Sargassumprimitivum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92年4月10日采自海南省文昌县,模式标本号AST92-0296;海南马尾藻Sargassumhainan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5年3月25日采自海南省文昌县清澜港,模式标本号AST55-0714;文昌马尾藻Sargassumwenchang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8年6月22日采自海南省文昌县,模式标本号A5T58-6059;微小马尾藻SARGASSUMPUSILLUM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5年4月28日采自广西涠洲岛,模式标本号AST55-1973。  相似文献   
133.
瘦尾胸刺水蚤摄食率的观察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亚辉  李松 《热带海洋》1990,9(3):59-65
  相似文献   
134.
2006年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继续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战略,先后于2月15日、17日和20日在东部海域的五缘湾处投放规格为3cm、数量为67.3274万尾的黄鳍鲷苗,旨在增加该海域的鱼类种群数量和渔业资源量,达到恢复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同时为吸引白海豚在五缘湾“安家落户”,提供更多美味的“诱饵”,为在五缘湾实施圈养白海豚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5.
游鳍叶鲹和镰鳍裸胸鲹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游鳍叶Sen和镰鳍裸胸Sen两种鱼的骨骼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脑颅中的上筛骨、围眶骨、蝶耳骨、翼耳骨等;咽颅中的前上颌骨、腭骨、前翼骨、中翼骨、尾舌骨、下咽骨等;肩带的主后颞骨、后匙骨和腰带骨等均有重要差异,某些特征可能是属间或种间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刺松藻(Codium fragile)喂养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首次利用大型底栖绿藻刺松藻在夏、秋季高水温期进行了鲍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刺松藻的饵料效果优于海带和裙带菜,是鲍的一种优质天然饵料。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夏、秋季高水温期鲍缺优质饵料的困难,对加速鲍养殖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邹朝中 《台湾海峡》2001,20(1):48-53
本文地发现于厦门大学海滩潮间带泥基质区两种联体线虫科(Comesomatidae Filipjev,1918)的虫种进行了描述,异毛联体线虫新种(Paracomesoma xiamenense sp.nov.)由于其第二圈感觉毛的长度相同,并且比第三圈头感觉毛短;交合刺两根不等长并有两列、每列28-30个肛前乳突以及肛后的柄状乳突等特征使得该种成为一个新种。变异毛咽线虫(Dorylaimopsis variabilis Vincx,1997)的侧边分化的纵列刻痕;弓形的交合剂、突出的背尾侧骨突和14个肛前乳突等特征同Vincx(1997)的描述相近,但某些测量的数值有差别。本文并给出了异毛联体线虫属新的双歧式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8.
中国海日本刺沙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刺沙蚕Neanthes iaponica(Izuka)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沿岸;日本的日本海和太平洋沿岸.为中国和日本的特有种。  相似文献   
139.
腹泻性贝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赤潮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中急需解决的涉及全球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有毒、有害赤潮的危害之一是能产生和分泌毒素。这些毒素经贝类和鱼类积累后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误食藻毒素污染的贝类引起人员中毒死亡的事件已不再罕见。近年来对中国沿海部分海区贝类毒素的调查显示,中国双壳贝类已经受到了贝类毒素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以笔者在调研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东方Tun属分鱼种以至不同部位的毒性强弱,讨论了河豚毒的性质,毒力及中毒机理与防治方法,同时也对河豚毒的药用价值与利用作了较简明的介绍,最后作者尚对东方Tun属分类学,中毒防治及河豚药物开发利用研究提出了一些意义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