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6篇 |
地质学 | 71篇 |
海洋学 | 255篇 |
综合类 | 50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微量元素Fe、Mn、Co对有毒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培养基筛选实验和在此基础上的微量元素Fe、Mn、Co正交实验对海南三亚热带珊瑚礁海域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的生长和产毒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获得充足的原材料进一步开展毒素化合物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Erd、f/2、GP和K 4种培养配方中,K系列培养液更适合于C monotis的培养.在以2K为基础培养配方的微量元素正交实验中,Fe、Mn和Co 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配比为:Fe:2×10<'-5>mol·L<'-1>,Co:1×10<'-6>mol·L<'-1>,Mn:5×10<'-7>mol·L<'-1>时能获得最大的平均生长速率;而Fe:5×10<'-6>mol·L<'-1>,Co:1×10<'-7>mol·L<'-1>,Mn:2×10<'-6>mol·L<'-1>的条件下C monotis的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342.
赤鱼工 (又称黄鲼 ,土鱼 ,滑子鱼 ) ,是山东沿海最多见的棘毒鱼 ,据Hiemenz,J.M.等1990年、Chhatwa,I.I.1992年报道 ,赤鱼工常在浅海的沙地生活 ,把身体埋入沙中 ,渔民、赶海者、游泳者时有被伤害的可能。若人们一旦触到或踩到它 ,赤鱼工的尾巴就会闪电般击中人的手臂或腿部而造成伤害 ,严重的可导致死亡。为此 ,作者对赤鱼工的毒性做了初步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用活赤鱼工鱼是1997年9月从青岛山东头村渔民处收集得到。赤鱼工伤人情况的资料来自于1996年6~9月对山东沿海相关人员的… 相似文献
343.
硝酸盐作为硝化反应的最终产物,在利用自养硝化过程控制氨氮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有积累,其潜在的毒性在国内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高浓度硝酸盐会对鱼类的繁殖发育、肝肾组织及行为带来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鱼类的生长、威胁鱼类的生存。本文阐述了硝酸盐对鱼类的毒性作用机理和影响硝酸盐毒性的因素,总结了硝酸盐对不同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结果,分析了硝酸盐胁迫对鱼类生长、存活和生理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产中安全的硝酸盐浓度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4.
丁草胺是使用最广泛的酰胺类除草剂之一,目前丁草胺对鱼类的生殖毒性研究集中于淡水种类,近海鱼类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分布于我国东南海域的近海经济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受试对象,探讨丁草胺对海洋鱼类卵巢发育的影响及机制。褐菖鲉在以环境相关浓度(2、20、200 ng/L)的丁草胺暴露50 d后,褐菖鮋卵巢生殖细胞发育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卵巢17β-雌二醇(E2)水平下降,Caspase-3活性上升。相对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卵巢芳香化酶基因(CYP19s)及雌激素受体基因(ERβ)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丁草胺对褐菖鮋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卵巢CYP19s基因与ERβ基因表达被抑制而导致卵巢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引起卵细胞在发育早期的细胞凋亡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5.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海产双壳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一种重要有毒赤潮藻——产麻痹性贝毒毒素PSP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几种海产双壳类主要发育阶段:受精卵、D形幼虫、眼点幼虫、稚贝、仔贝和成贝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双壳类孵化率、存活率、运动能力、滤食率和生长都有影响,毒性效应与藻密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藻对受精卵的抑制作用在100个/cm3的密度下最显著,36h后孵化率仅为对照组的30%.进一步的逐项毒性筛选实验表明此毒性来源于藻液、藻细胞和细胞碎片,而与去藻过滤液、藻细胞内容物、标准毒素STX无关,由此可以证实塔玛亚历山大藻确能产生一类非PSP毒素,并与细胞表面的未知毒素相关. 相似文献
346.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测定了氟乐灵对斑节对虾卵和幼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乐灵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24hLC50/×10-6分别是1.68,0.83,1.84和2.09;48hLC50/×10-6分别是0.76,0.53,1.09和1.51。5.01×10-6氟乐灵浸浴受精卵12h,50%的受精卵可孵化。第22天仔虾用10×10-6以下浓度的氟乐灵浸浴5min,对其存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47.
348.
研究了从浙江海区分离的一株微小卡罗藻(Karlodinium micrum)对鲫鱼动脉血的溶血性,以典型鱼毒性的赤潮异弯藻作为比较,分别就细胞提取液、去藻上清液和细胞悬浮液的溶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样处理条件下,以1%的Triton X-100作为溶血度100%的指标,微小卡罗藻细胞提取液的溶血度为70%,赤潮异弯藻细胞提取液的溶血度为32%。微小卡罗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度为33%,赤潮异弯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度大于100%溶血的TritonX-100组。两种藻的细胞悬浮液溶血度接近0。去藻上清液和细胞提取液具有显著浓度相关的溶血特征。在同样藻密度时,去藻上清液的溶血度大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度。由于微小卡罗藻在形态上容易与无毒的河口裸甲藻(Gyrodinium estuariales)混淆,因此,对于该藻的环境危害应当加以重视。对于微小卡罗藻具有溶血性的报道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49.
350.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和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微塑料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与海洋生物的食物相似,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由于微塑料自身的毒性及其表面吸附的有毒化学物,对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具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的途径、毒性效应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未来应重点加强微塑料环境浓度的长期效应、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效应及其机制、微塑料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筛选以及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