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54篇 |
免费 | 6645篇 |
国内免费 | 15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27篇 |
大气科学 | 103篇 |
地球物理 | 30116篇 |
地质学 | 6622篇 |
海洋学 | 961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1394篇 |
自然地理 | 2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6篇 |
2023年 | 822篇 |
2022年 | 1075篇 |
2021年 | 1174篇 |
2020年 | 948篇 |
2019年 | 954篇 |
2018年 | 629篇 |
2017年 | 631篇 |
2016年 | 535篇 |
2015年 | 863篇 |
2014年 | 1375篇 |
2013年 | 1210篇 |
2012年 | 1544篇 |
2011年 | 1394篇 |
2010年 | 1402篇 |
2009年 | 1576篇 |
2008年 | 1529篇 |
2007年 | 1173篇 |
2006年 | 1247篇 |
2005年 | 1151篇 |
2004年 | 1140篇 |
2003年 | 1157篇 |
2002年 | 1319篇 |
2001年 | 1205篇 |
2000年 | 1106篇 |
1999年 | 1088篇 |
1998年 | 1059篇 |
1997年 | 1102篇 |
1996年 | 1183篇 |
1995年 | 1253篇 |
1994年 | 1138篇 |
1993年 | 1174篇 |
1992年 | 1183篇 |
1991年 | 1022篇 |
1990年 | 922篇 |
1989年 | 634篇 |
1988年 | 95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58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64篇 |
1981年 | 48篇 |
1980年 | 52篇 |
1979年 | 57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38篇 |
1976年 | 36篇 |
197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在排除各种自然环境、人为影响因素后,对地下水观测资料中所含特别因素中的地震因素进行识别分类,提出对地下水地震分析预测预警具有实用价值的认识.
使用四川省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网多年观测资料,研究地下水地震映震图像,进行震前、震时和震后恢复性异常过程识别. 相似文献
994.
引言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特大地震引发了大海啸,三陆地方沿岸遭受了重大灾害。我们通过近年在海上布设的各种海啸仪(图1),观测了这次海啸,加深了对海啸发生过程的理解。由于在海上观测的海啸波形未受到沿岸非线形效果的影响,它直接反映了地震时的地形变,所以在了解海啸激发过 相似文献
995.
为全面掌握核电超大型冷却塔的抗震性能,首先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然后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对结构进行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由于超大塔支柱跨度达到170m,还首次对结构进行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激励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前8阶振型以局部振动为主,直到第9阶出现整体倾覆振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支柱的最大位移和基底剪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水平地震反应远大于竖向地震反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撑结构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出现的塑性铰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支柱与壳体的连接处。多点输入对支柱内力影响较为不利,而对支柱位移和塔筒内力影响较小,塑性铰出现的数量稍多且破坏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96.
云南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度高、台站分布极不均匀的云南地区开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研究,试图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基于云南区域地震台网发展阶段,利用基于G-R关系的交互式分析方法,研究了MC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多参数方法研究了云南8个地震区(带)的MC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区域台网不同发展时段MC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非均匀性,大理—丽江—盐源区、元谋区、小江带等区(带)监测能力较好,澜沧—耿马区、思普区等区(带)监测能力较低.但云南“十五”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运行以来,云南省MC可达ML1.5左右,其中大理—丽江—盐源区MC可控制在ML1.0~1.5,小江带MC约为ML1.5,腾冲—龙陵区MC可控制在ML1.0~2.0,澜沧—耿马区MC可控制在ML1.5 ~2.5,思普区MC约为ML1.0~2.0.云南地区8个地震区(带)Mc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台站数量,优化台网布局,是提升云南地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