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9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28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西太平洋典型弧后盆地的地质构造、岩浆作用与热液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太平洋典型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和马努斯海盆的区域地质背景、岩浆岩、喷口流体、热液柱、沉积物以及多金属硫化物。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在构造和地球物理特征上南北分异,从北向南地壳厚度减薄,南部重力异常变化大,发育条带状磁异常,中部则具有最高的热流值。马努斯海盆的重力异常变化较小,磁力异常呈东西向展布,海底扩张中心附近出现磁异常条带。马努斯海盆已出现洋壳,冲绳海槽的地壳属于过渡性地壳,在中南部的地堑中可能已出现洋壳。 冲绳海槽与马努斯海盆玄武岩的岩浆是由地幔源区部分熔融产生的原始岩浆与板块俯冲组分混合构成。中酸性岩与基性岩具有相同的岩浆物质来源,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与马努斯海盆火山岩相比,冲绳海槽火山岩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 冲绳海槽的喷口流体为富含金属元素(Mn、Fe、Zn、Pb)的酸性高温(高达320 °C)流体,其热液柱中的Zn2 、Cd2 、Pb2 、Cu2 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海水。马努斯海盆的热液柱呈现出CH4、Mn、Al、δ3He正异常及pH负异常的特征。与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的喷口流体(220–276 °C、pH = 2.5–3.5)相比,DESMOS热液区的喷口流体温度(≥88–120 °C)相对较低,酸性更强(pH ≤ 2.1),二者较低的δ34SH2S和δD值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有酸性挥发分进入岩浆流体。冲绳海槽与马努斯海盆含金属沉积物的分布及其元素含量特征具有差异,相应地,两个弧后盆地含金属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也不同。冲绳海槽和马努斯海盆热液区均具富Zn型、Ba-Pb-Zn型、Si-硫化物型和Si-硫化物-硫酸盐型热液产物。与冲绳海槽的多金属硫化物相比,马努斯海盆中多金属硫化物的Pb和Au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2.
本文运用最优分割法、有序序分法和Q型系统聚类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南海中央深水盆地KSO_1和KSO_2岩芯分别进行了粒度、矿物、粘土矿物、碳酸盐含量、化学元素、微体古生物和古地磁等方面进行了工  相似文献   
93.
《海洋学研究》1989,(4):59-71
在南海北部共选取了4个柱状岩芯(KL8、KL14、KL37、KL41)进行了氧、碳稳定同位素、碳酸钙百分含量、微体古生物、粒度及化学元素等分析鉴定,以探讨南海的古海洋事件和环境变化。岩芯KL8代表南海北部大陆坡,KL14代表西北海盆,即坡前盆地,而KL37和KL41则分别代表坡前盆地的南缘与北缘。  相似文献   
94.
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昭蜀  陈忠  潘宇 《海洋科学》1992,16(4):18-22
根据“陆缘扩张”理论,利用古地磁数据,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海盆的成因机制和演化过程进行探讨。结果得出:南海的多期多轴扩张及其形成演化,是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联合作用下,中、新生代南海周缘的微板块和岛弧的相互运动以及南海海盆构造应力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逐渐完成的。  相似文献   
95.
北大西洋和近极地海盆再沉积超微化石:Heinrich事件和大洋环流的意义A.RahmanHeinrich(1988)在大西洋东北面的最后冰)沉积物中发现了6层富含冰携碎屑的短期li-jJ隔,现在人们称之为“Heinrich间隔(H)”、在这些间隔中,...  相似文献   
96.
高素兰 《海洋科学》1992,16(3):45-48
利用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对5个岩芯沉积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芯可分为铝硅酸盐沉积和碳酸盐沉积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由Sio_2,Al_2O_3,Fe_2O_3以及其他金属氧化物组成,可能与火山源有关。后者主要是由碳酸盐组成,它与生物源有关。 典型岩芯沉积物多种氧化物含量的垂向变化往往发生在岩芯某一相同位置,这暗示了在地质时期中曾发生过地质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利用重磁计算解释南海海盆中部地壳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南海海盆中部3个海盆的交汇处为研究区,通过对重磁异常场的向上延拓计算及对重力异常的重反演拟合计算,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来揭示此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结构复杂,三种性质的地壳均有分布。各海山形成过程和岩石组成及地壳结构不尽相同,区内有年轻的大洋玄武岩海山,也有包含了大陆玄武岩的“双性”海山。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现象,认为南海海盆可能是多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西南、西北两海盆的形成时间要早于中央海盆。  相似文献   
98.
东太平洋海盆地山玄武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太平洋海山玄下央属于大洋岛屿拉斑玄武岩,主要由橄榄拉斑玄武岩,石英拉斑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组成,具有拉斑玄武岩系列和过渡玄武央系列,岩石具有基质为斑拉玄武结构或间隐结构的斑状结构和气孔构造,斑晶主要由拉长石和普通辉石组成,基质除拉长石和玻璃质外,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和磁铁矿等,岩石化学成分中Al2O3Na2O,K2O含量偏高,玄武岩中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基本相同,曲线较平坦,稀土分馏不明显,具Ce,Eu异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