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21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91.
广西西江流域降水极值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颖洁  郭纯青  黄夏坤 《水文》2012,32(2):72-77
根据1958~2007年广西西江流域年最大1d、3d降雨量,首先,绘出平均年最大1d、3d降雨量变化曲线图,研究其趋势变化;然后,采用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广西西江流域内103个测站1958~2007年年最大1d、3d降雨量进行趋势分析;最后,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对代表站点的年最大1d、3d降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广西西江流域平均年最大1d、3d降雨量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均不显著;广西东部和东北部年最大1d、3d降雨量增加趋势明显,其中东北部最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西江流域6个代表站年最大1d、3d降雨量不同区域趋势变化存在差异,东北部、北部存在递增的区域,其余为递减的区域,但变化趋势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92.
邵月红  吴俊梅  李敏 《水文》2016,36(6):16-23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区线性矩法进行站点极值降雨的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象成因和水文统计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通过异质性和不和谐性检测的水文气象一致区。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均方根误差和线性矩系数的相关图综合判断得出各时段下6个一致区下的最优分布。其中,24h时段下的最优分布分别为:GEV、GNO、GLO、GEV、GLO、GEV。利用最优分布计算出淮河流域各站点一整套(多时段多重现期)的频率估计值。其中,最大值分布在沂蒙山区,这与站点的实际观测相一致。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是一种稳健可靠的频率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流域。  相似文献   
793.
刘潇  冯秀丽  刘杰  魏飞 《海岸工程》2013,32(1):10-18
大规模的海洋工程建设会对周边海域的水动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基于MIKE21Flow Model FM模型研究了张家埠新港建设对附近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港建设对潮位的影响很小,仅仅局限在工程附近的有限区域;工程建设对附近海域流场有一定的影响,工程东西两侧海域流速减小、南侧海域流速增大,流速变化在-0.55~0.24m/s之间,流向变化在-10°~50°之间,在距离工程4 000m外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794.
基于动态分段的河流编码技术在水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对复杂数据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动态分段的河流编码技术成功解决了河流及属性管理中一对多、线性度量以及分段数据等特征的难题,并应用于GEF海河项目中,初步实现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795.
非正态分布的天气气候序列极值特征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程炳岩  丁裕国  汪方 《大气科学》2003,27(5):920-928
推广了非正态假设下的交叉理论,且将其用于极值特征的诊断,并从理论上导出了适用性更广的基于Gamma分布和负指数分布的极值特征量诊断公式及其样本估计式.以有关降水要素的时间序列为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在天气气候诊断与气候影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6.
一种水澉中组合活动堰的潮位潮流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工模型实验中,潮流模拟系统往往控制复杂,且调试困难。本文给出一种用单板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高低组合活动堰板造潮的水动力控制系统,经实验验证,本系统控制简单,调试方便 ,造价低廉。  相似文献   
797.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强台风和风暴潮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影响日益严重,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地区为例,应用多种海洋大气观测资料和数理统计及模拟方法,分析了历史上9914号和1614号两次台风对厦门海域极端海面高度(极值水位)的影响,预估了未来海平面上升情景下厦门海域极值水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8.
黄薇  鲁帆  孔凡哲  朱厚华 《水文》2021,41(4):1-7
径流总量控制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为研究极值降水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首先对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安新三个站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进行推求,分析设计降雨量与控制率的关系并对雄安新区雨水径流源头控制效果分区进行验证,再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和轮廓似然法估计3个站点不同重现期的降水值以分析极...  相似文献   
799.
800.
刘宏宽 《水文》2022,42(3):27-31
为研究极端高潮位对上海吴淞口设计高潮位(千年一遇)的影响,采用无偏估计计算初值、P-Ⅲ型曲线目估适线,研究了吴淞口1985—2018年逐年设计高潮位变化。结果表明9711和0012台风期间产生的极端高潮位分别提升设计高潮位0.184 m和0.128 m。对未来情景,采用MCMC和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生成1000组与历史序列趋势一致的样本序列,研究了未来30年出现0次、1次、2次极端高潮位对2050年吴淞口设计高潮位的影响,结果较现状(2018)6.58 m分别约提升2 cm、14 cm和24cm。平均每遇到一次极端高潮位,吴淞口设计高潮位上升约10~1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