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2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福建漳州海域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雪虹  宋振荣 《台湾海峡》2006,25(4):478-483
本文通过对漳州海域的养殖区栉孔扇贝扣僧帽牡蛎为期1a的麻痹性毒素(PSP)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以了解贝类海产品的安全性.贝毒测定按照AOAC小白鼠法进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贝毒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漳州海域的栉孔扇贝为该海域轻微PSP染毒贝类,含量为1.83~3.23MU/g;漳浦古雷和东山铜陵的栉孔扇贝样品检出率分别为66.7%和16.7%.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样品中PSP成分为B1、GTX1/4、GTX2/3及STX和C毒素.漳州海域贝类PSP含量很低,未超出安全食用标准;但毒素分布存在季节差异,春季检出率较高.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强贝毒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2.
拟菱形藻的分类及藻毒素多莫酸(D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作为一种日益频繁发生的海洋自然灾害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对赤潮的研究也已成为海洋研究的热点。硅藻(Diatoms)是赤潮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80年代以前,一般都认为硅藻赤潮并不产生毒素,只是角毛藻中的某些种类会对养殖鱼类造成物理性的损伤,导致鱼类死亡。真正对硅藻(特别  相似文献   
43.
用葡聚糖凝胶G-75和羧甲基纤维素CM52柱层析,自北部湾平颏海蛇(Lapemis hardwickii)粗毒分离出7种毒素,分别命名为平颏海蛇毒素Ⅰ、Ⅱ、Ⅲ、Ⅳ、Ⅴ、Ⅵ和Ⅶ.这些毒素对每千克小白鼠的LD50分别为1.82×10-7、0.66×10-7、0.40×10-7、0.67×10-7、0.47×10-7、1.46×10-7和0.70×10-7kg.凝胶柱等电聚焦测定其pI分别为9.74、10.1、9.84、9.70、9.59、9.63和9.52.凝胶过滤测定的分子量分别为6 839、6 777、8 239、8 366、6 372、7 501和6 551,氨基酸组成计算毒素Ⅰ、Ⅲ、Ⅴ和Ⅵ的分子量分别为7 033、7 525、6 929和7 037.每种毒素在280nm波长处均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峰,其消光系数分别为2.136、2.076、0.986、1.726、1.130、1.786和1.342.毒素Ⅰ、Ⅲ、Ⅴ和Ⅵ分别由65、67、61和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7种毒素都是未曾被研究过的.  相似文献   
44.
腹泻性贝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赤潮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中急需解决的涉及全球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有毒、有害赤潮的危害之一是能产生和分泌毒素。这些毒素经贝类和鱼类积累后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误食藻毒素污染的贝类引起人员中毒死亡的事件已不再罕见。近年来对中国沿海部分海区贝类毒素的调查显示,中国双壳贝类已经受到了贝类毒素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45.
通过腹腔注射沙蜇刺胞毒素于吗啡依赖型戒断小鼠,检测小鼠肝脏、肾脏、心脏和脑的SOD、CAT、NOS酶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沙蜇刺胞毒素对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作用。结果表明,沙蜇刺胞毒素对吗啡依赖小鼠各组织酶活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出现戒断症状的小鼠肝脏的SOD和CAT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注射沙蜇刺胞毒素后两种酶活性逐渐恢复,但还是略低于对照组。相反MDA含量吗啡组最高,沙蜇刺胞毒素Ⅰ次之,沙蜇刺胞毒素Ⅱ最低。通过小鼠戒断前后肝脏、肾脏、心脏、脑等组织中SOD和CAT活性酶的检测结果,证明了沙蜇刺胞毒素可改善小鼠由于吗啡作用而产生的机体的抗性下降、逐渐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的发生,对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6.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作用的AFM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该毒素可能由于其双亲性质与血红细胞膜表面的膜脂连接,产生脂溶效应,使细胞膜破坏。  相似文献   
47.
由于有害赤潮的发生日趋频繁,对养殖业、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加,因而有害赤潮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藻毒素是有害赤潮致害的重要因子之一,而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毒素又是藻毒素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毒素。随着科学家们对PSP毒素的来源(Steidinger,1993)、结构和作用方式(Penzotti et al.,1998)的深入研究,PSP毒素在赤潮研究、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医药、军事防化等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作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为深入开展PSP毒素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AT-6藻株)、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株)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藻株)的PSP毒素含量和组成以及它们分别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存活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AT-6藻株不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P,而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均产生PSP毒素,其总含量分别为19.74、5.395、5.57fmol/cell(2.60、0.36、1.61pgSTXeq/cell)。塔玛亚历山大藻AT-6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这三种生物均没有不利影响;对于轮虫,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的96hLC50分别为:200和1200cells/ml,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无不利影响;对于糠虾,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的96hLC50分别为7000、11000、16000cells/ml;对于鲈鱼,这三株藻的96hLC50分别为3700、4000、20000cells/ml。四株亚历山大藻对三种生物的毒性大小与其PSP毒素含量和组成无直接的相关关系,其毒性作用可能来自其他未知毒性物质。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不同组分分别对三种生物的毒性比较研究表明:藻细胞重悬液和藻液对三种生物的不利影响最为显著,去藻过滤液和细胞碎片对轮虫和鲈鱼没有明显影响,但糠虾的存活率有所下降;细胞内容物对轮虫和糠虾也无影响,但对鲈鱼的存活有一定影响。以上研究表明:不同亚历山大藻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别,其对不同生物的危害机制也不相同,除PSP毒素外,亚历山大藻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49.
位于美国乔治亚洲亚特兰大市的疾病管制中心(CDC)。有世界各地送来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与组织样品。样品当中的病原体推测为未知病毒时。以最危险病原体(4级)来处理,那些病毒在通称为“热区”(Hot Zone)的最高级安全实验设施内谨慎处理。疾病管制中心的最高级实验设施是全世界最大的。  相似文献   
50.
本法在不同时间预测两颗相对于北方向足够对称的未知恒星,可精确测定目标的天文方位角和测站的天文纬度,与只用一颗未知星的类似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减少预测所需时间,可提供足够数量的解算方程及可提高结果精度等优点。此外,所提出了方法不需要测站的推算位置,与时间观测无关,并且不需要知道星历。一般说来,除了能观测恒星外,不需要天文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