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7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79篇 |
地质学 | 90篇 |
海洋学 | 464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92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二色桌片参酶解液对转化细胞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二色桌片参(Mensamariaintercedens)酶解液处理转化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NLF)后,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达64.84%,光镜下细胞透光性加强,铺展较好,细胞核形更为规则,核畸形现象减少;线粒体结构趋于正常;软琼脂集落实验表明,细胞集落形成率由23x10-5下降至12.5x10-5,裸小鼠致瘤实验显示抑瘤率为82.39%,差异显著(p<5%)。结果提示,二色桌片参酶解液可能逆转转化的HLF细胞的恶性表型,对其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93.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蓝藻水华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水生态安全及健康。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包括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以及上浮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水华4个阶段。蓝藻自身的生长机制是引发水华的重要原因,其中浮力调节机制是其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在春季复苏、夏季大量增长及最终上浮至水体表面形成水华阶段均具有重要作用。了解蓝藻浮力调节机制及其在水华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了解蓝藻生长特性及水华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气囊及细胞镇重物是常见的浮力调节机制。除此以外,新的研究发现光照条件下单细胞蓝藻产生的大量氧气泡可促使蓝藻上浮至水面形成水华。同时,野外蓝藻常以群体状态存在,群体内部形成的细胞间隙及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氧气是促使蓝藻上浮至水体表面的另一重要原因。野外蓝藻群体在其内部形成微环境,其理化性质可随外界环境的改变发生快速变化,群体内外微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群体内部细胞间隙中溶氧浓度及浮力。了解蓝藻浮力调节机制及群体内部微环境理化性质对深入了解蓝藻的生长特性及从微观层面分析水华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水华暴发过程中蓝藻的主要浮力调节机制,以期为从微观层面探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提供... 相似文献
94.
基于图像区域特征的细胞识别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提取目标物体的面积、中心矩、圆形度、细长度、核浆比等区域特征。然后采用单原型模式表征方法,利用集群分析技术中最小距离分类器,构造判别函数,并依此作为识别类型的依据。最后,通过对鳞细胞的区域特征进行计算比较,选择出能够较明显地辨别出类别的特征向量,建立判别函数并对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螺旋藻多糖对CD3AK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PS)对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McAb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 Cell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S浓度为2.5μg·ml^-1培养体系条件下,对CD3AK细胞具有明显的刺激细胞增殖作用(P〈0.02);对培养长达23d的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K562细胞)的活性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6.5% ̄50%)。提示PS对辐射 相似文献
96.
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培田村和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皇都侗寨为例,在对村落有机体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细胞生物学理论,将村落的空间肌理解析为形态、文化基因和关系三大部分,分别对应肌理区、肌理核和肌理链。从生物细胞的结构形态、遗传代谢、细胞联系等方面对村落空间肌理进行对比解析。结果表明:村落有机体与生命体有类似的属性,细胞视角下村落的空间肌理与细胞结构、"遗传语言和代谢控制机制"、社会联系具有类似特征。通过细胞学视角重新解构村落的空间机理,为村落规划与设计探索新视角。 相似文献
97.
数值计算中利用随机分布对各单元赋予不同的物理力学参数来考虑岩石的非均质性,赋值过程是纯随机的,并没有考虑岩石矿物组成的结构特征。故提出一种新的岩石非均质参数赋值方法--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基于岩石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定义细胞元类别判定区间,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各个细胞元进行矿物类别判定,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赋值,通过各矿物细胞元的随机混合体来描述岩石的非均质性。该方法既考虑了组成岩石的矿物种类及其含量(结构特征),又考虑了组成矿物在岩石中的随机分布特征。针对矿物分布的随机特征,利用两矿物细胞元混合模型和三矿物细胞元混合模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矿物细胞元随机分布特征对岩石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其随机性不依赖于随机参数,岩石宏观力学参数受细胞元随机性特征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利用硅酸盐细菌研究了微生物对硅酸盐矿物的分解作用。选取层状硅酸盐矿物蒙脱石在30℃与一株编号为3025的硅酸盐细菌B.mucilaginosus进行交互作用,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溶液中Si、Al、Mg离子的出溶量,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微生物作用后矿物物相和微结构变化。发现经硅酸盐细菌作用后,蒙脱石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发生了细微变化,为微生物活动促进粘土矿物分解作用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