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典型岩溶区潜在蒸散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散发过程是联系大气过程和陆面水文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区域/流域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岩溶区,地表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蒸散发可能是联系大气、水、热交换和碳循环的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准确地估算蒸散发对于深入研究岩溶水循环响应气候变化、碳循环、生态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典型岩溶区桂林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51~2015年桂林市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 Monterith方法计算了潜在蒸散发量,利用Mann- 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桂林市潜在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具有明显的年、年际和季节尺度变化特征。1951~2015年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呈显著的减小趋势,变化速率为-8. 02 mm/10a;夏季、秋季和冬季潜在蒸散发呈下降趋势,而春季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夏季潜在蒸散发的显著减小是影响年蒸散发下降的主要原因;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在1967和2003年左右发生突变;通过Mann- Kendall趋势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得出,桂林市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而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日照时数是影响桂林市潜在蒸散发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风速。  相似文献   
212.
近50年新疆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景林 《地理学报》2013,68(11):1481-1492
利用新疆101 个气象站1961-2010 年的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和低云量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 检测以及基于ArcGIS 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春季日照时数总体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夏季为“北疆多,南疆少,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秋季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冬季具有“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新疆各地年日照时数2450~3450 h,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2)1961-2010 年,除春季日照时数呈不显著的略增趋势外,新疆夏季、秋季、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分别以-4.27 h·(10a)-1、-4.30 h·(10a)-1、-14.36 h·(10a)-1和-19.42 h·(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且,夏季、秋季、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分别于1988 年、1986 年、1987 年和1982 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年前后,全疆各地日照时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以年日照时数为例,1982 年后较其之前,除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少部分区域年日照时数有所增多外,全疆大部为减少的态势。(3)云量是影响新疆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新疆总云量和低云量较少的区域日照时数相对较多;反之,亦然。近50a,新疆总云量变化不明显,但低云量明显增多,这是导致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13.
该文利用铜仁市西5县5个国家站2019年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日照数据,对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自动与人工观测年日照最高值均出现在沿河,最低值则出现在印江和德江;在同一观测环境中,各县2种观测方式得到的年日照时数差值不大,相对差值在6.5%范围内;不同季节的2种观测方式的日照时数多寡分布规律一致,不同月份日照时数多寡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空间分布上对比分析2种观测方式得到的月日照时数,各月最大值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214.
近40年那曲地区日照时数和风速变化特征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毛飞  卢志光  郑凌云  张佳华 《气象》2006,32(9):77-83
利用那曲地区6个气象站1961—2000年逐日日照时数和风速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那曲地区近40年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地理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主要结果是:那曲大部分地区,年总日照时数大于2550小时,年平均风速大于4m·s-1;近40年那曲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长季(5—9月)和年6个时段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风速冬季呈减少趋势,其它时段呈增加趋势;6个时段的90年代日照和风速都小于80年代;2000—2005年日照时数和风速继续减小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215.
湖北省气温日较差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北省10个气象站1961~1995年气温日较差及同期7个气象要素资料,计算了气温日较差与7个要素的年、季、月值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与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显著负相关,与平均风速、降水量几乎不相关.60年代以来,湖北省气温日较差减小主要是由于日照时数减少、云量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216.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16种主要病虫害发生量、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得出这16种病虫害发生量、发生程度的定性、定量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217.
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百色市近58a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各季和各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法对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百色市年代、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各季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冬季日照时数减少最缓;各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是7月,减少最缓的是11月;百色市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218.
呼和浩特市近46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呼和浩特市1961—2005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日照变化相关的总云量、低云量、烟雾日数和浮尘日数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市日照的变化及日照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日照时数近46年减少了377小时,减少趋势非常明显,并呈阶段性变化;1989年之前为日照时数偏多期,从1987年日照时数开始减少,在9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明显加快。这与20世纪90年代之后低云量、总云量和雾日数增加的增加趋势相一致。说明90年代后期低云量、总云量和雾日数的增加,是导致呼和浩特市日照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19.
基于GIS商洛山区日照时数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GIS为工具,DEM为数据基础,应用多层面复合分析法实现了商洛山区日照时数的模拟。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冬季最少;空间分布为阶地、塬区、中浅山的阳坡与半阳坡可获得较长日照,在中浅山狭窄河谷地带及阴坡所获日照时数非常短。  相似文献   
220.
近50年成都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陈碧辉  张平  郝克俊  罗磊 《气象科技》2008,36(6):760-763
对近50年成都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成都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减少69.41 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63年)与谷点(1989年)相差可达662.8 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相应的气候变化率分别为每10年-29.77,-20.17、-9.91、-9.56 h.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8月减少的趋势较为显著,4月减少的趋势较弱.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际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年日照时数在1978年附近发生突变,表现为日照的急剧减少,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