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4篇 |
免费 | 876篇 |
国内免费 | 9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3篇 |
大气科学 | 120篇 |
地球物理 | 306篇 |
地质学 | 4207篇 |
海洋学 | 448篇 |
天文学 | 46篇 |
综合类 | 396篇 |
自然地理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234篇 |
2021年 | 229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183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201篇 |
2015年 | 226篇 |
2014年 | 328篇 |
2013年 | 276篇 |
2012年 | 290篇 |
2011年 | 310篇 |
2010年 | 271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22篇 |
2006年 | 189篇 |
2005年 | 181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135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42年 | 1篇 |
1937年 | 2篇 |
1934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1926年 | 2篇 |
192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黔东地区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其变质核杂岩为中元古界四堡群、梵净山群变质基底,其主滑脱面发育于新元古界底部的甲路组,同时在下江群、板溪群中出现一系列次级滑脱面,在其上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则发育伸展剥离正断层系统。该类型构造形成于加里东期末,是该区加里东造山期后隆升背景的产物。变质核杂岩构造与该地区的金、铜、铅、锌、锑及汞等矿产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分别受控于主滑脱带、次级滑脱带及伸展剥离正断层系统,且在剖面上矿物组合、成矿温度出现有规律变化,反映出该地区金及多金属矿产是受控于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一个完整的、相互有机联系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62.
珠江口盆地X油田是典型的高泥质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沉积时期水动力弱,粒度细,砂岩储层疏松且泥质含量高.油田面临储层数量多且单层薄;砂岩疏松引起测井扩径导致声波时差和密度等测井曲线测量失真;砂泥叠置,常规波阻抗反演不能区分出有效储层等难题.目前油田开发阶段急需对储层空间展布精细刻... 相似文献
63.
青藏高原积雪对高亚洲地区水和能量循环起着重要的反馈和调节作用,其变化影响着融雪性河流流量,对下游水资源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被广泛应用于积雪遥感动态监测,然而光学遥感积雪受云层影响严重,且青藏高原地区水汽分布不均,局地对流活跃,积雪的赋存时间变化快,这给高原地区逐日积雪监测及其气候学制图带来挑战。在考虑青藏高原地形和积雪分布特征情况下,结合现有的云覆盖下积雪判别算法,采用8个不同方法的组合,逐步实现MODIS逐日无云积雪算法。选取2009年10月1日-2011年4月30日两个积雪季为研究期,并采用145个地面台站观测雪深数据对去云算法各步骤过程开展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当积雪深度>3 cm时,逐日无云积雪产品总分类精度达到96.6%,积雪分类精度达83%,积雪判对概率(召回率)达到89.0%,算法可实现青藏高原地区逐日无云积雪动态监测和积雪覆盖气候学数据重建,对高亚洲地区的水、生态和灾害等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结合无锡江阴互通桥梁施工实例,着重介绍了互通桥梁施工控制测量的测点布置和具体作业方法及拱度控制、标高控制和预压的方法;同时,文章还总结了控制测量过程中用到的一些新测量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软土地区人工冻土无侧限瞬时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结法施工在上海隧道建设中(如隧道旁通道、地下泵房等的设计与施工)得到广泛应用,也曾引发过严重的地质灾害(如上海地铁4号线外滩段的地质灾害)。因此安全、经济、合理地将冻结法用于上海软土地区隧道建设中已经成为上海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旁通道冻结法施工中遇到的第⑥层粉质粘土及第⑦层粉细砂为研究对象,针对设计冻结壁重要强度参数无侧限瞬时抗压强度,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两种土的冻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同时研究了粉细砂的冻结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