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59篇 |
地质学 | 160篇 |
海洋学 | 32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46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红树林是最典型的滨海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种间类型的精确识别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碳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是开展红树林种间类型识别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遥感红树林分类方法多是基于像元开展的,分类结果“椒盐”现象严重且精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以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基于Sentinel-2 MSI影像,在传统遥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分割技术,分别构建了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的分类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模型对比结果表明:(1)图像分割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改善分类结果的“椒盐”现象,提升红树林种间类型的识别精度,基于像元使用SVM和RF分类算法总体分类精度分别可达78.82%(Kappa=0.75)和82.94%(Kappa=0.82),面向对象的SVM和RF模型分类总体精度分别可达81.5%(Kappa=0.78)和92.67%(Kappa=0.88),相较于以像元为分类对象的模型而言,后者精度分别提高了2.68%和7.43%;(2)从4个模... 相似文献
732.
为了查清南黄海自由生活海洋线虫(Nematoda)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作者开展了南黄海沿岸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和多样性研究。通过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海洋线虫247种或分类实体,其中最优势属为吞咽线虫属(Daptonema),属内个体占线虫总数的19.6%,次之为近色矛线虫属(Chromadorina)、折咽线虫属(Ptycholaimellus)和棘刺线虫属(Theristus)。最优势种为暹罗海单宫线虫(ThalassomonhysterasiamensisKito&Aryuthaka,1998),数量上占线虫总数的12.6%,其次为拟短毛吞咽线虫(Daptonema parabreviseta Huang&Sun, 2018)和眼点折咽线虫(Ptycholaimellus ocellusHuang&Wang,2011)等。描述并图示了中国4个海洋线虫新纪录种,即居中嘴咽线虫(Enoplolaimusmedius Pavljuk, 1984)、暹罗海单宫线虫(Thalassomonhystera siamensis Kito&Aryuthak... 相似文献
733.
胶州湾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4年1—12月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进行的每月一次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调查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出现的浮游动物共81个种,春、夏季的种类数多于秋、冬季,湾北部的种类数少且年内波动大,湾南部、湾口和湾外种类数多且年内波动小。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brevicorni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和小介穗水母(Podocoryne minima)等。从个体大小上来看,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最大。与历史资料的比较显示,2004年胶州湾水母类比90年代同期增加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海区比较显示,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渤海相似,与黄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34.
为探究乐清湾虾类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作者于2020年9月在该海域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生态指标,结合非度量多维标度法(MDS)和冗余分析(RDA)对群落结构、生态位的重叠和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秋季研究海域共有虾类16种,隶属于6科、10属;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为优势种,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joyneri)、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为常见种;哈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周氏新对虾和脊尾白虾属于中等生态位种,其余均为窄生态位种;红条鞭腕虾(Lysmatavittata)与太平洋长臂虾(Palaemonpacificus)的重叠值最高,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细指长臂虾(Palaemon tenuidactylus)等与其他种类重叠值较低;影响该海域秋季虾类分布的主要环... 相似文献
735.
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对厦门岛东海岸黄厝沙滩底栖甲藻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为每月一次的调查,共鉴定甲藻种类46种,其中底栖种39种,常见种14种,优势种4种.Amphidinium britannicum和Adenoides sp.为冬春季优势种,Herdmania litoraris和Peri-dinium quinquecorne为夏秋优势种,优势种的季节更替比较明显.夏秋季节的种数多,冬春季节的种数少,细胞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夏季,秋冬两季数量很少,由夏季的200多个每克干沙减少到冬末的0~4个/g干沙;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10和2月,谷值出现在12月和7月.空间分布上,底栖甲藻的总细胞密度和优势种的细胞密度呈现由高潮带向中、低潮带增加的趋势.分析了影响厦门东海岸沙滩底栖甲藻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沙滩底栖甲藻与近岸赤潮及着色砂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