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单矿物的快速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用氢氟酸作活化剂,混合胺作捕集剂,利用粒浮法分离出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及石英后,使用密度为2.59g/cm^3的重液进一步分离出钾长石及斜长石。  相似文献   
152.
华欣  杨勇 《矿物学报》1992,12(2):111-119
对Allende陨石的富钙铝包裹体中的斜长石,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进行阴极发光的研究。作者对三颗生长在富钙铝包裹体中无尖晶石区域内的斜长石晶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电子束的轰击下它们都显示出深、浅蓝色的阴极发光带。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表明,在深蓝色发光带中,杂质元素Na和Mg的含量较高(约为500~1000ppm),而在浅蓝色发光带中,Na、Mg含量相对较低(约为100~500ppm),同时Na的含量与Mg的含量呈正相关。 矿物中微量杂质的存在与矿物的阴极发光之间存在着某些规律性的联系,因此矿物的阴极发光可以作为研究矿物的一种特殊标志。此外,不同微量元素的存在也可以给出某些成因信息。 本文对引起阴极发光的物理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3.
杜俊  刘洪微  常洪伦 《现代地质》2023,(6):1634-1643
天然斜长石流体包裹体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各种地质作用及地质过程的研究,但关于这类包裹体的捕获机制及捕获后的变化、地质温压计等研究需要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验证或修正。目前,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尚未见诸报道。本文基于传统的寄主矿物裂隙愈合方法,通过在寄主矿物的预处理、囊组装等方面的适当改进,在1~1.5 GPa、800~900℃的条件下,模拟俯冲带中玄武质洋壳发生脱挥发分反应的实验中,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被成功地合成。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显微测温分析,以及尝试性的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斜长石捕获了常温下呈富碳液相+富水液相的两相流体包裹体,捕获的流体具有H2O+CO2±CH4±N2的组成,流体盐度因加入初始标液不同而有变化,有Cu、Mo等被活化进入到流体中。实验展示了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在二氧化硅不饱和体系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中的成功运用,其在地质流体和实...  相似文献   
154.
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石显微结构研究表明,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微斜长石巨晶是岩浆结晶的产物,不是交代斑晶,也不是变斑晶,它们与基质中的微斜长石构成双峰式粒径,反映了岩浆的两阶段结晶历史,由于微斜长石是钾长石的低温变体,因此一种可能的机制是佛冈花岗质杂岩岩浆在侵位和基本固结后,冷却缓慢,使早结晶的正长石转变为微斜长石,此外,在新近的研究中,还发现了罕见的,但在佛冈花岗杂岩体中为数不少的“十字”贯穿式双晶微斜长石,以及微斜长石巨晶的“环斑”和“珠边”结构。  相似文献   
155.
石咀地区前寒武纪片麻岩内的斜长石大量发育变形双晶。在所统计的9个样品内,有6个榈的钠长石双晶几率高于肖钠双晶,其余3个榈的肖钠双晶几率高于钠长石双晶。这些样品的变形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变形时的温度对变形双晶的类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温时优先产生肖钠双晶,低温时优先产生钠长石双晶。据现有资料,这一温度界线大约在600℃左右。  相似文献   
156.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斜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粒径的斜长石矿物.其一为斜长石斑晶,常见熔蚀麻点,是岩浆上升、压力降低时发生熔蚀作用并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其二斜长石微晶,半定向或杂乱分布于火山玻璃中,其中空骸晶结构表明斜长石微晶是在淬冷条件下迅速结晶形成的.斜长石斑晶具弱成分环带,斑晶边部的An值稍高或接近于斜长石微晶.微晶斜长石An值与岩浆喷出后的水深以及喷发位置距离岩浆主通道的远近存在一定联系.本区的斜长石斑晶形成温度明显低于冲绳海槽地区,而类似于东海陆架地区;斜长石微晶的结晶温度类似于冲绳海槽,表明两地区在岩浆喷出海底后淬火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相似.结合同样品中橄榄石斑晶研究结果以及已有的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资料,可能反映了地幔柱快速上涌使早期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作用较弱,岩浆本身温度高提供了早期结晶形成的斑晶与寄主岩浆进一步充分反应的热量.计算的斜长石斑晶温度不能反映源区温度特征,后者应高于本文所计算的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157.
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拆离带是核部隆升过程中盖层滑脱、剪切变形而形成的,该拆离面是在北东向褶皱基础上叠加杂岩核部隆升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面。拆离带在核部以西发育倾向西向、南西向、北西向的面理和矿物生长线理,显示向西滑脱形成剪切拉伸变形的特征。拆离带岩石以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为主,辅以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岩石变形特征表明其既具有韧性变形,也具有脆-韧性变形及脆性变形的特点。核部隆升引起的拆离变形作用,不仅形成了拆离带,还影响了拆离带以上盖层岩石,形成一个由拆离带向上由强变弱的变形域。这种规律性递变现象使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垂向变形分层、水平变形分带的特点。拆离带中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计算得出的变质温度为653 ℃~694 ℃,压力为0.56~0.67 GPa。  相似文献   
158.
赵太平 《岩石学报》2005,21(4):1228-1228
斜长岩(anonhosits)基本是由单一矿物斜长石(含量〉90%)所组成的岩浆岩。Ashwal(1993)把斜长岩分为六类:①太古宙斜长岩(富钙,斜长石An〉80):②元古宙岩体型斜长岩(massif-type anorthosite);③层状镁铁质杂岩体中的斜长岩层;④大洋环境中的斜长岩;⑤其它岩浆岩中的斜长岩包体;⑥地外星体中的斜长岩,如月球斜长岩。环斑花岗岩(rapakivi)则是具有环斑结构的A型花岗岩(Haapapa,1999)。所谓“环斑结构”是指:①钾长石巨晶成卵球状;②部分钾长石卵球具斜长石外环;③存在两个世代的钾长石和石英。  相似文献   
159.
陈小明  赵连泽 《岩石学报》1999,15(2):279-285
桐庐和相山杂岩体分别属于同熔型和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系列,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中的斜长石及碱性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桐庐杂岩体中存在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而相山杂岩体中只有一种斜长石及一种碱性长石。桐庐杂岩体中的两种斜长石,一种为环带构造发育、中心绢云母化较强的斜长石,其中心成分有的已达培长石,而边缘主要为更长石,另一种为环带构造不发育的斜长石,其成分变化较小,主要为中长石;而两种碱性长石中一种为无色透明的透长石,其内部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出溶微结构,另一种为微红色的正长石,基本上看不到出溶结构,这两种碱性长石结构不同但成分基本相似。笔者认为桐庐杂岩体中存在的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反映了岩浆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带状岩浆房的扰动引起的;而相山杂岩体中的长石反映了一种近平衡结晶的岩浆环境  相似文献   
160.
Massif anorthosites form when basaltic magma differentiates in crustal magma chambers to form low-density plagioclase and a residual liquid whose density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enclosing crustal rocks. The plagioclase and minor pyroxene crystallized in-situ on the floor of the magma chamber to produce the anorthosite complex, and the residual liquid migrated downwards, eventually to solidify as dense Fe-rich cumulates some of which were removed to the mantle. These movements were facilitated by high temperatures in Proterozoic continental crust, thus explaining the restriction of large anorthosite massifs to this period in Earth hi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