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岩的组成、侵位时代、结晶温压及其时空分布等特征仍不清楚,制约着干热岩地热能勘查开采及该区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以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3口干热岩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样品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矿物温压计研究。研究发现,该区干热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花岗岩类组成,偶见闪长岩包体。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样品中多数角闪石为铁角闪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温压计研究表明,岩体的结晶压力属于中低压(1.91~3.52kbar),温度为中低温(681~693℃),其岩浆结晶深度约在7.2~13.2km。锆石Ti饱和温度计分析表明,该区岩浆结晶温度主要为643~804℃,而恰卜恰北部的沟后杂岩体相较干热岩钻井岩芯钻揭的杂岩体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干热岩原岩形成时间主要为243~236Ma和225~210Ma两个时期,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源区的侵入,与印支期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洋盆的俯冲消减相关。之后,共和干热岩经历了至少4.2km的隆升剥露。结合前人多种地球物理研究资料,构建了该区深部四层结构构造剖面,干热岩热源可能与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存在局部熔融体有关,且受多条隐伏断裂的影响,盆地基底下的干热岩地热藏具有分区性。  相似文献   
142.
洪古勒楞蛇绿岩中斜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3.
对芬兰斜长岩中斜长石的宏观和微观观测显示,无晕彩的斜长石包裹体不发育,有晕彩的斜长石发育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依据斜长石中包裹体的发育程度,可将包裹体分为两类:密集型包裹体(35~50条/mm)和稀疏型包裹体(25~35条/mm)。发育密集型包裹体的斜长石的晕彩以蓝色为主,发育稀疏型包裹体的斜长石的晕彩以红色或橙红色为主。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激光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晕彩斜长石中的所有包裹体在成分上一致,均为磁铁矿,有晕彩的斜长石和无晕彩的斜长石的成分也一致。这表明该斜长岩中的斜长石是否具有晕彩与斜长石的成分、包裹体的成分及斜长石的双晶发育程度无关,而与包裹体的发育程度有关。斜长石和其中定向排列的磁铁矿针状包裹体类似于光学中的光栅效应,斜长石中晕彩的出现可能是光栅衍射和干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4.
新疆托里别鲁阿嗄希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成伟  徐永生 《岩石学报》1997,13(4):529-537
别鲁阿嘎希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带与金矿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锆石U-Pb法测得别鲁阿嘎希石英闪长岩年龄为369Ma。斜长石环带成分振荡,与黑云母共生的角闪石成分显示为富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岩石为幔源的拉斑玄武岩岩浆和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混合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5.
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岩浆混合作用明显,斜长石作为主要造岩矿物,是研究岩石成因、示踪岩浆演化和岩浆混合过程的有效工具。对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中寄主岩及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斜长石进行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寄主岩中正常环带斜长石(39~48,21~36)、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41~49,35~36,43~49,31~47,27~38)和寄主岩矿物中包裹斜长石(29~45,14~32)具有演化的An值;部分寄主岩斜长石核部由于受到后期蚀变具有较高的An值(59~72)。包体中基质斜长石大部分具核边结构,核部(52,31)和边部(33~37,25)An值存在间断;少量斜长石核部受到蚀变,An值较低(49),幔部(55~71)An值高于边部(46~49);部分包体中基质斜长石核部呈补丁状,暗色部分An值较高(66),浅色部分An值较低(33~39)。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主要分为干净斜长石捕掳晶和含有矿物的斜长石捕掳晶两大类,干净斜长石环带明显或聚片双晶发育,An值变化范围较小(41~49,35~36);含有暗色矿物的斜长石捕掳晶An值整体也呈震荡变化(43~49,31~47,27~38),但由于受到蚀变,部分测点An值较高(78),少量斜长石具有高An值增生边(73)。以上研究显示,结晶于寄主岩的斜长石正常演化序列反映寄主岩从演化早期到晚期,岩浆逐渐从偏基性向酸性转变;包体基质斜长石为包体进入寄主岩温度、压力和水饱和度降低导致斜长石受到熔蚀后继续结晶结果;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来自寄主岩,由于进入包体后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以及后期生长,导致斜长石的成分和构造有所不同。香加南山花岗岩基及暗色微粒包体中斜长石的复杂环带为幔源镁铁质岩浆注入长英质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6.
张旗 《岩石学报》1997,13(4):528-528
别鲁阿嘎希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带与金矿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锆石U-Pb法测得别鲁阿嘎希石英闪长岩年龄为369Ma。斜长石环带成分振荡,与黑云母共生的角闪石成分显示为富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岩石为幔源的拉斑玄武岩岩浆和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混合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7.
辽西建昌-凌源地区早侏罗世水泉沟组底部英安岩中斜长石和角闪安山岩中的角闪石具有环带结构.对斜长石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较完整的斜长石晶体是由具反环带特征的核部和5个具正环带特征的振荡环带组成,核部与振荡环带之间存在熔蚀面.采用相图和晶体环带样式理论分析得出,核部的反环带指示岩浆中无水矿物结晶使岩浆房中的PH2O增大,熔蚀面代表了PH2O增大到某一临界值导致岩浆房上覆围岩破裂,5个振荡环带反映岩浆房上覆围岩破裂后在岩浆房中心和边缘之间岩浆发生过强对流并最终喷出地表.具环带结构的角闪石的结晶压力(核部(5.8±0.5)×108Pa,边部(4.8±0.5)×108Pa)说明,岩浆房的深度为17.5±1.8km,岩浆房开放前流体超压达到过1×108Pa左右.推断,辽西建昌-凌源地区早侏罗世早期地壳岩石圈上部处于压应力状态,下部处于张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48.
胡世玲 《岩石学报》1999,15(4):518-523
采用微区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方法,对华北桑干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变质石榴石和斜长石直接进行了原位微区年代测定,石榴石变斑晶是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石榴石周围后合成晶反应边组合中的斜长石是石榴石减压分解的产物。石榴石斑晶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510Ma证明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太古宙末,斜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968Ma,代表石榴石中压麻粒岩相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9.
150.
白乃庙地区绿色片岩主要为阳起石+钙质斜长石组合,形成不同矿物组合和亚带。白乃庙地区花岗质侵入岩体侵入到岛弧蛇绿岩中形成外接触变质带内—阳起石~钙质斜长石带。该带的确立为建立阳起石~钙质斜长石角门岩相及分布其中的接触变质型铜钼矿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