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725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查明洞庭盆地西缘早更新世砾石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在1:5万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常德南斗姆湖地区几处第四系砾石层剖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测量与统计。结果表明: 砾石成分主要来源于寒武纪或前寒武纪地层。砾石分选系数Sa 为1.16~1.64,部分测点Sa>1.40,反映砾石形成时水动力很强,部分砾石层为快速堆积。砾石扁度F为2.06~2.32,大于2.0,砾石以扁平状为主。砾石普遍弱—中等风化,部分砾石强风化,反映砾石在沉积搬运过程中存在风化暴露。砾向分析显示古水流主要来源于SWW—NW向,表明砾石层形成时期古地貌与现有地貌有较大差异。剖面对比得出,区内砾石层是在冲洪积扇基础上发育的以辫状河相为主的沉积体。对研究区砾石层沉积相及古地貌的新认识,为区内金刚石原生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地面研究用岩石的热红外光谱反演其矿物组分过程中,由于自然岩石内矿物组分分布不均匀,给确定观测区域内矿物组分的精确值造成困难的问题,该文采用块状矿物拼接的方法模拟自然岩石,使模拟岩石的矿物组分可以精确获取。进一步,针对模拟岩石制订旋转试样法观测方案,从理论上研究该方案存在的观测误差,并通过光谱解混验证其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3.
基于美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WRF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及其3DVAR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同化系统,采用3DVAR直接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对2010年10月8日发生在云南省的暴雨过程进行三维变分同化和数值模拟试验。考察了采用不同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层次的雷达反射率进入同化系统对暴雨预报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雷达资料相对无同化任何资料,雨带位置南移,更接近实况降水。同化不同水平分辨率的雷达反射率资料,其中水平分辨率为0.1度的反射率资料同化后,模拟的降水相对其他方案更接近实况。垂直方向上选取3500m和6000m高度的资料,对整个降水带位置和降水强度影响较大。在此个例中选取垂直层次在1000m,2000m,3000m,3500m,4000m,5000m,7000m,8000m的雷达反射率资料,模式模拟的降水更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124.
山地稳定性研究的动态数值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国璋  张爱国 《山地学报》1999,17(4):363-363
把山地稳定性与外界干扰作为一对基本矛盾,通过基本假定和参量选择,建立了山地稳定性强度与外界干扰强度相关变化的动态数量模型;在稳定性分析和演化方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初步总结出有关山地稳定性演化和稳定性维护的五条结论。  相似文献   
125.
论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弊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油成因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复杂的难题。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起始干60年代,并逐渐被广泛接受。然而该理论存在如下弊端:(1)不能解释“不成熟”原油的较大规模聚集;(2)面临着排烃与初次运移难题;(3)干酪根热解产物在组成上与天然原油(气)差异很大,二者可比性很差;(4)油—岩对比可靠性差。总之,干酪根理论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石油地质与地球化学实际。  相似文献   
126.
有关煤成烃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修义 《地学前缘》1999,6(Z1):204-208
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煤岩组分产出气相和液相物质的同时,固相煤岩组分本身也遭受改造。现今的固相煤岩组分与已产出的气相和液捐物质都是它们共有“前身”演化的“产物”,所以只根据固相煤岩组分的生烃潜能作为评价油气资源的依据还不够理想。煤在短时间高温条件下的热演化,与煤在漫长地质时期、低温条件下自然煤化作用过程中的热化有本质差异,用热解实验方法研究煤成烃尚存在一定问题。煤层内的气处在吸附一解吸和运移的动态平衡状态,决定煤层含气的主导因素是煤层的储气和运移条件,生烃潜能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对新场地区气田水的产出特点,产量和水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气田水有用组分含量丰富,碘,溴等可回收利用,并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提出气田水的处理途径是综合利用或地下回灌。研究认为川绵39井地质条件优越,应是回灌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28.
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的计算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的定量研究是水岩作用模拟计算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化学热力学平衡理论定量计算化学组分形式的理论与方法,并石家庄平原地下水中化学组分形式的分布,结果表明,构成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主要为络阴离子和单一离子,但CaSO^04,MgSO^04和CaCHO^+3是地下水化学组成不可忽视的络合形式,这些络合组分随着TDS和SO^2-4总量的升高上游到下民占比例逐渐升高,络合形式的存在不仅  相似文献   
129.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第二大洪水,大通站洪峰流量达到84 500 m3/s。本文基于2020年7月长江口特大洪水期间最大浑浊带多站位的水沙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悬沙粒度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常态水文条件下的粒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平均中值粒径为10.4μm,变化范围为6~27μm,以黏性细颗粒泥沙为主;其中核心区南槽、北槽及北港的中值粒径分别为8.4μm、7.6μm和8.5μm,过渡区分别为7.2μm、16.4μm和14.5μm。(2)悬沙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受不同组分影响,核心区底层中值粒径为8.8~9.6μm;底层黏土含量在28%~31%之间,粉砂含量在61%~64%之间,中值粒径主要受黏土及粉砂组分影响;过渡区北港和北槽垂向平均砂组分高达19%,南槽砂组分平均仅占5%,中值粒径主要受砂组分影响。(3)对比2013年洪季浑浊带数据,2020年粒径整体增大5.4μm,核心区黏土含量相较2013年减少12.7%,砂增加6.3%;过渡区北槽与北港平均粒径增大10μm。  相似文献   
130.
A modified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suitable for use in a seasonal forecast model, is presented. Thi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is an improvement of the mass flux convection scheme developed by Gregory and Rowntree (1989; 1990). This convection scheme uses a “bulk” cloud model to present an ensemble of convective clouds, and aims to represent shallow, deep, and mid-level convection. At present,this convection scheme is employed in the NCC T63L20 model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is scheme have revealed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scheme,although to some extent, it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deficiencies and reflect the effect of cumulus convection in the actual atmosphere, the scheme is modified and improved.The improvements include (i) the full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large-scale convergence in the lower layer upon cumulus convection, (ii) the revision of the initial convective mass flux, and (iii) the regulation of convective-scale downdrafts.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the original model and the modified one shows that the improvement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convection scheme is successful in simulating the precipitation and general circulation field, because the modified scheme provides a good simulation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an analysis of the anomaly correlation eoetfieient between the simul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s confirms the improved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