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0K是海洋中一种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强度约占整个海洋天然放射性强度的90%以上。钾是海洋生物的必需元素。海洋生物体内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就其放射性强度来说也主要是^40K。为此,在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较轻的情况下,进行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沉积物样品的^40K放射性总B调查和监测时,为了判断样品是否受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必须首先扣除样品的^40K放射性强度。  相似文献   
42.
马克斯列宁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中讲到关于科学的发展时,强调地指出:“科学是由于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说:科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的需要,是根据国民经济的任务.当生产提出了任务,就一定可以找到能够在当时技术水平上解决这些任务的人.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太湖底部沉积物中放射性元素U,Ra,Th,~(40)K及~(210)Po的测定,研究它们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Th,~(40)K的分布是由湖边缘向湖中心呈减少规律,湖中心最低;U,Ra,~(210)Po则是由湖边缘向中心先是呈降低趋势,而至湖中心又有升高。前者以机械搬运及吸附等物理作用为主的陆源沉积物再分配。后者以溶解、还原、吸附、沉淀等化学作用为主,既有陆源,并有由地下水沿裂隙从深部搬运上来以及地下其他地质原因造成的放射性元素在湖中心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44.
三江地区中段岩石地球化学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特定的地质构造及幔型元素(KT)特征值(富集系数累加值)的不同,将三江地区中段划分为7个地球化学区,即扬子基底、扬子盖层、金沙江古特提斯、澜沧江古特提斯、兰坪中新生盆地、印支花岗岩、喜山花岗岩地球化学区;再根据各地球化学区中高强场元素(KNb)或放射性元素(KTh)特征值的不同划分为16个子区(或亚区)。进而论述各地球化学子区(或亚区)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并寻找成矿元素在某些子区的富集特点。  相似文献   
45.
粤西云开前寒武纪基底的麻粒岩、紫苏花岗闪长岩和紫苏闪长岩的放射性元素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K/Rb比值分别为117~202,94~129,78~89,Th/U比值分别为15~30,11~20,25~78,U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10-6~0.99×10-6,1.25×10-6~1.69×10-6,1.65×10-6~5.37×10-6.这种分布规律反映了在低XH2O、高CO2流体参与下麻粒岩的熔融、紫苏花岗质岩浆形成、难熔铁镁相和副矿物相富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
岩石圈热结构和热状态的研究对于大陆裂解、变质作用及活化构造形成机制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综合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黔东—湘西一带的晚元古代地层为例,研究了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状态。提出高放射性元素产热率的HHPRM型地幔源区,进一步讨论HHPRM型地幔源区形成与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机制。认为古富集地幔(HHPRM型地幔源区)是镇远一带的早古生代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的岩浆源区,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岩浆源区深度(H)在208~244km,形成温度在1547~1403℃间,该温度和深度范围属软流层,具有形成金刚石矿床的地质条件。建议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区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岩群中应进一步开展金刚石矿床研究与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7.
何金华 《铀矿地质》2005,21(6):376-379,369
本文根据安徽某地放射性污染调查区的放射性测量和取样分析结果,总结了该地区放射性污染源的空间分布、放射性核素组成等特征,分析了该区放射性污染源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48.
于百川 《铀矿地质》1989,5(6):350-361
我国第一个标定航空γ能谱仪的校正模型于1986年10月建成试用,1987年8月通过部级技术鉴定正式启用。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建造校正模型的依据,模型的设计及制作,模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特点,并对标定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9.
粤西云开前寒武纪基底麻粒岩,紫苏花岗岩放射性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汉文  游振东 《地球科学》1996,21(5):529-535
  相似文献   
50.
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产热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松辽盆地侏罗系地层的分布特征,并在测定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侏罗系地层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地层密度的基础上,计算了侏罗系地层现今及地质时期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分析了放射性元素产热量变化特征,探讨了放射性元素产热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