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7篇 |
免费 | 534篇 |
国内免费 | 6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4篇 |
大气科学 | 383篇 |
地球物理 | 414篇 |
地质学 | 1404篇 |
海洋学 | 677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202篇 |
自然地理 | 3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4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分析已有的单位权方差假设检验法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单位权方差比构造统计量的方法,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工程GPS网基准点兼容性分析的单位权方差假设检验模型,简称方差检验模型。利用算例验证了新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
(1) 建立了扰动重力梯度张量各分量没有奇异性的详细计算模型,解决了重力梯度张量Txx分量在两极地区计算的奇异性难题。
(2) 系统研究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向下延拓的解析法、泊松积分迭代法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格网化的移动平均法、反距离加权法、普通克里金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采用“直接法”和“移去-恢复法”两种方案对其向下延拓和格网化效果进行了测试。
(3) 分析了能量守恒方程中各项误差对沿轨扰动位计算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利用GOCE模拟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直接法、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配置法的实用数学模型,并做了大量的模拟计算。
(4) 建立了利用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单分量和组合分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直接法去奇异性计算模型;推导了利用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单分量和组合分量解算地球重力场的调和分析法模型;进一步推导了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个分量之间的自协方差和互协方差函数及其与引力位系数之间协方差函数的具体计算公式。
(5) 推导了利用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联合平差法数学模型,介绍并分析了模型中各类数据最优定权的参数协方差法和方差分量估计法。
(6) 论述了谱组合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联合处理的谱权及谱组合的通用表达式,基于调和分析方法推导了SST+SGG、SST+SGG+Δg和SST+SGG+Δg+N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谱组合公式及对应谱权的具体形式。
(7) 推导了利用迭代法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基本原理公式,并给出了其具体实现步骤。
(8) 分析并计算了重力卫星轨道高度、卫星星间距离和卫星轨道倾角的设计指标;讨论了双星轨道长半轴的一致性要求、双星姿态俯仰角的控制要求以及双星编队保持机动的时间间隔要求。
(9) 确定了KBR系统的星间距离、星间距离变化率和星间加速度的精度指标;设计了星载GPS系统的卫星轨道位置和速度以及加速度计测量的精度指标;计算了加速度计检验质量质心到卫星质心的调整距离精度指标;分析了恒星敏感器的姿态角测量精度和稳定度;计算了参考重力场模型对于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和积分卫星轨道的影响。
(10) 研制了一套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软件平台,可对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其精度评估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并为我国卫星重力测量系统的总体战技指标和主要有效载荷技术指标的量化分析、论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我国未来的卫星重力测量系统提供可能的积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以实测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及其关系方程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基于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的区域蒸散量反演模型;以陆面能量平衡(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SEBAL)模型为参考,对反演的同一时期的区域蒸散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UE与SEBAL模型反演的区域蒸散量在空间分布和纹理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且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高于农业技术推广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DSSAT)与SEBAL的;基于RUE建立的区域蒸散量反演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蒸散量,在监测区植被(或作物)单一的前提下,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地下洞室围岩施工监测技术的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项目以及监测手段的选择、监测断面的确定、量测数据处理与反馈等几个方面,对地下洞室施工技术——新奥法(NATM)当中的施工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时效性以及可操作性,从一开始的监测流程到最后量测数据处理与反馈期间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个完整的联动体系,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对数据及时的分析处理,可以掌握地下洞室的施工情况,将地下洞室的施工过程置于可控状态,对地下洞室的设计支护参数和地下洞室的施工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但本方法对于人员的素质、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995.
分布式水文模型PRMS可为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对Trent流域产流过程采用PRMS模型进行模拟检验,结果表明,Nash模型确定性系数达到0.8以上.水文响应单元(HRU)划分尺度减小,可以有效地提高PRMS模拟精度达7%左右,划分尺度缩小到71个HRU时,模拟精度不再提高.流域蒸... 相似文献
996.
铸铁管道胶圈承插接口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铸铁管道是城市供水工程常用的管材,其接口的抗震性能是地震多发地区供水管网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为研究胶圈承插接口的力学性能参数,采用了原型拉拔试验,测定了管道胶圈接口拉拔力与接口变形量,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证明了胶圈承插接口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接头最大允许变形量可达3~4 cm,测定出铸铁管胶圈承插接口单位接触面积弹簧系数值在32~125 N/(cm.cm-2)之间、单位接触面积接头最大抗力为45~75 N/cm2。 相似文献
997.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FCC)可以大量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是实现混凝土绿色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的设计方法,是HFCC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粉煤灰胶凝系数的概念出发,把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一个独立组分,区分其在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作用和微集料作用,建立了以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灰胶比和砂率为基本参数的HFCC配合比设计数学模型;推导了确定4个基本参数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998.
金刚石砧式超高压装置测温系统的标定和压力测量中的杂光干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刚石砧式超高压装置中,测温用的光学高温计的使用和一般使用情况不同。它要通过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去进行测量。因此,必须经过标定。在用红宝石荧光法测量压力时,存在着杂光干扰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标定光学高温计的方法和讨论在杂光干扰区如何估计压力 相似文献
999.
在地震子波因果、混合相位的假设下,本文突破突破滑动平均(MA)型假设的地震子波提取技术,提出一种阶数吝啬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地震子波进行参数化准确建模的方法.针对地震子波ARMA模型定阶困难,超定阶容易造成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慢,欠定阶不能满足精确子波的要求,本文采用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奇异值分解(SVD)法确定AR模型阶数,同时将信息量准则法与高阶累积量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MA模型定阶法.数值仿真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加性高斯色噪声,信息量准则法可有效提高MA定阶的准确率,在保证子波精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模型阶数,实现运算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满足承载力控制和沉降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最优桩长和桩间距,完成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建设费用的目的。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特点,讨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沉降量的构成,对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选用单位元法和分层总和法来评价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的压缩性。结合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要素、承载力、荷载压力、沉降量等指标和具体数值参数,通过设置最优桩长和桩间距来求取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最小总桩长,并通过编程实现了优化过程。通过程序计算,得到了一组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桩长、基础底面积、置换率的最优数据组合,实现了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