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9篇 |
免费 | 500篇 |
国内免费 | 6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5篇 |
大气科学 | 662篇 |
地球物理 | 255篇 |
地质学 | 839篇 |
海洋学 | 931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97篇 |
自然地理 | 5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53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43年 | 1篇 |
1934年 | 3篇 |
1933年 | 3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1.
内蒙古东部春季三类沙尘天气气溶胶散射系数及其与PM10、能见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内蒙古东胜、锡林浩特两站2004~2006年春季(3~5月)积分浊度计的观测资料,结合同期PM10质量浓度、大气能见度等资料,分析了背景、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等不同强度沙尘天气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强度沙尘天气过程中散射系数、PM10、能见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强度沙尘天气过程中散射系数与PM10质量浓度、散射系数与能见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沙尘天气强度;随沙尘天气强度增强,散射系数日变化从双峰型向单峰型转变;沙尘天气强度较弱时,PM10与散射系数的日变化不相似,强沙尘暴过程中PM10与散射系数的日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能见度与散射系数日变化趋势相反;散射系数与PM10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沙尘天气越强,相关性越好,背景、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相关系数分别为0.201、0.809、0.898和0.953;散射系数与能见度有指数相关关系,随沙尘天气强度增强二者相关性逐渐增强,背景、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0.870、-0.918和-0.940。 相似文献
112.
大气扩散参数在大气污染物落地浓度估算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术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5,(4):359-363
从实际环评工作中如何确定扩散参数的角度,讨论其对污染物落地浓度的影响,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利用中国北方847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天气现象,从沙尘日数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等方面对1961 2012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带是春季沙尘暴和扬沙的多发和频发区。除个别台站,绝大部分北方站点的沙尘暴日数、起沙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61 2012年中国北方区域平均的春季沙尘暴日数、起沙日数变化趋势分别为-1.2 d·(10a)-1和-2.3 d·(10a)-1,下降趋势显著。另外,沙尘暴的影响范围也逐步缩小。通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的PM10质量浓度(ρPM10)日平均值数据表明,发生沙尘时,北京、石家庄、济南、兰州、西宁的日空气质量易超标。ρPM10日平均值与沙尘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即沙尘持续时间越长,ρPM10日平均值增幅越大。 相似文献
114.
115.
<正>一般说来,海洋肉食动物鲨鱼在很大程度上靠嗅觉寻找分散于广阔环境中的猎物。然而,研究人员不久前在Global Change Bilolgy杂志在线版上报道说:根据预测,随着全球海洋的变化,鲨鱼这种久经历练的捕猎能力可能会受到损害。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海水的酸度变得越来越大。以前的研究表明,富含二氧化碳的酸性海水可能会削弱珊瑚礁鱼类嗅 相似文献
116.
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0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一陆面过程模式,初步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风盛行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气候以及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生理过程有较明显的影响,高温、高湿和高CO2浓度将加强高原植被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利于植被生长.高原植被也可通过生理过程,产生净C02吸收,降低大气C02含量,起到调整温室效应的作用,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当气温升高、大气C02增加时,这种作用更加有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C02浓度加倍,对高原地区气候的直接影响不明显.植被的存在也会影响区域气候变化,并可通过改变高原热源,进而影响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变化.文中还归纳出了植被生理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简单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利用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北京朝阳环境气象站PM2.5质量浓度和同步地面风数据,重点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受地面风的影响情况。观测期间测点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80.6±4.0 μg·m-3,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年均浓度限值(35 μg·m-3)的约2.3倍,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冬季最高(115.1 μg·m-3)、夏季最低(58.5 μg·m-3)。测点主导风向为ENE—E—ESE,风速主要集中在0.2~2.0 m·s-1。当地面风来自ENE—E—ESE方向时PM2.5质量浓度最高(109.1 μg·m-3),来自WNW—NW—NNW方向时最低(39.5 μg·m-3)。PM2.5质量浓度随风速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0.4 m·s-1时达最高,为139.2 μg·m-3。风速在0.2~2.0 m·s-1时主要受ENE—E—ESE方向影响,而2~6 m·s-1时主要受ESE方向影响较大。通过与其他站点的比较发现,不同站点各方向污染源和地面风的差异导致了PM2.5质量浓度在各方向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0.
黑河地区沙漠气溶胶浓度和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本根据黑河地区的观测结果.着重分析了沙漠气溶胶浓度及其谱分布特征。沙漠气溶胶浓度较低,其中细粒子占绝对优势。扬尘时气溶胶浓度显增加,其中粗粒子增加幅度最大.比平时高20倍以上.直径(D)在2.0-10.0μm间的粗粒子浓度比重从晴天的1.9%上升到9.6%。中等降雨对D>4.0μm的沙漠气溶胶粒子的清除效率非常高(>90%),但对总浓度的清除效果不很明显(42.5%),尤其是对其中的D<0.4μm的小粒子(32.8%),因此0.5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