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6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620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537篇
地球物理   461篇
地质学   1159篇
海洋学   556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介绍了花菇形成的气象条件以及提高花菇率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12.
湄洲岛系福建莆田市湄洲湾口花岗岩大陆岛,处平潭—南澳断裂带中段,北东向高角度倾滑正断层组合,控制了岛屿南、北两个平行地垒中夹一地堑平原的地形特征。全岛有3级海阶发育,海拔依序为40~35、30~10、10m,依晚更新世海阶序列与隆升率关系对比基图叠合法推估,其生成年代分别为103ka、83ka和6ka,整体基盘的平均隆升速率为0.48mm/a。岛上出露开元、宫下、北埭和鹅尾山4条北东向平行正断层,形成地垒、地堑、直线状断崖、反斜崖、断层鞍部及断侧丘、断层池等相关断层变位地形。  相似文献   
813.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玻璃水槽试验和径流冲刷试验,研究了坡面径流的流速分布和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研究表明:径流在坡面上并非是以均匀流形式运动,而是以滚波的形式运动的,同时本文运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了坡面土壤侵蚀率(Dr)与径流能耗(△E)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给定土壤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率估算模型:Dr=0.0026(In△E-2)。结果表明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界能量条件,当径流能耗大于7.38(J)时坡面开始有细沟侵蚀发生。  相似文献   
814.
本文概述了由地震波速(Vp)计算地壳深部岩石生热率(A)这一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提出Vp-A关系的初始理论,Vp-A关系的各种计算式、适用区域及温压校正方法,综述了近十年来围绕这一关系而展开的争论,报道了研究新进展,提出了地壳深部岩石生热率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15.
816.
植被冠层间隙率的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间隙率模型的研究一直沿着辐射传输方向及几何光学方向发展,本文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一个更为一般的间隙率模型。要验证模型,实验数据的获取是极其重要的,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对观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在测量方法上有所创新,如“摄影法”,“平行光孔孔法”等都是经济而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17.
818.
819.
牛占  马庆云 《水文》1995,(6):14-19
以流量和含沙量在时段内呈线性变化,而输沙率应是二次函数为出发点,用积分的方法推导出时段平均输沙率的计算公式,认为采用这套公式计算日平均输沙率和日平均小于某粒径沙重百分数是合理和实用的。可以提高成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20.
本文利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Ka毫米波雷达数据对北京地区云宏观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云出现率方面,4年平均值约36.3%;冬季最低,夏季最大;月出现率值9月最大,12月最小;出现率日变化有季节差异,春夏两季呈现中午(11:00,北京时间,下同)开始逐步升高至下午17:00后逐步下降的特点,增高幅度大于15%;冬、秋两季日变化特征不显著。高度方面,4年平均云底高约4.9 km,平均云顶高约7.2 km;云顶高和云底高的月变化特征明显,从年初1月开始逐步上升,在6月达到峰值,而后下降到12月达到低值;3~10月,高云(云底高>5 km)占约一半左右比例;厚度小于1 km的云在各月中所占比例最高;厚度1~4 km的云,厚度越大所占比例越低;特别地,厚度大于4 km的云所占比例在4~9月中仅次于厚度小于1 km云的比例。4年期间,北京地区单层云居多约占66.7%,两层云占比约25.2%,两层以上云占8.1%;冬季约80%的云为单层云,而6~9月云层分布变化最多,其中9月单层云比例最低约为40%。本文基于4年高时空分辨率雷达数据对北京地区云分布特征,特别是云垂直分布特征在数值上准确刻画,该项工作在已有云气候研究中尚未见开展,所获得的知识将对了解地区气候特征、区域模式云参数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