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20篇 |
免费 | 2682篇 |
国内免费 | 6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94篇 |
大气科学 | 1425篇 |
地球物理 | 1592篇 |
地质学 | 2402篇 |
海洋学 | 1162篇 |
天文学 | 165篇 |
综合类 | 1634篇 |
自然地理 | 10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88篇 |
2023年 | 646篇 |
2022年 | 827篇 |
2021年 | 997篇 |
2020年 | 763篇 |
2019年 | 912篇 |
2018年 | 614篇 |
2017年 | 733篇 |
2016年 | 720篇 |
2015年 | 779篇 |
2014年 | 1016篇 |
2013年 | 777篇 |
2012年 | 855篇 |
2011年 | 766篇 |
2010年 | 791篇 |
2009年 | 872篇 |
2008年 | 887篇 |
2007年 | 737篇 |
2006年 | 568篇 |
2005年 | 534篇 |
2004年 | 489篇 |
2003年 | 451篇 |
2002年 | 369篇 |
2001年 | 321篇 |
2000年 | 263篇 |
1999年 | 195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233篇 |
1996年 | 197篇 |
1995年 | 207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100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土地覆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2.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80年代关于长期天气过程的研究成果揭示,大气环流存在着准半年回复现家(1),前期大气环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大范围的天气气候.这不仅证明了长期天气的可预告性,同时也使农作物气象产量在播种前得到有依据的预报成为可能。本文以遵义地L水稻产量年是预报为例,采用9点及15点滑动平均法,由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同格点高度场求得的单元区高度值为因子建立回归预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预报效果.水稻是遵义地区最主要粮食作物,对其产量作较精确的年是预报,对政府部门决策和计划有着重要意义.2产量资担处理水稻产量来自统计局公布…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传统农区过去300年耕地重建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土地覆被变化是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的重要参量。SAGE和HYDE两个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在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区域尺度上的应用, 其可靠性如何, 至今少有论及。以我国学者重建的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集(CHCD) 为基础, 从全区、省区和网格(60 km×60 km) 三个空间尺度, 对SAGE (2010) 和HYDE3.1 数据集中有关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1) SAGE (2010) 数据集对中国传统农区耕地数量重建是以单一线性插补而得, 其中1700-1950 年是以0.51%的年均增长率线性递增, 1950 年后是以0.34%年均速率线性递减, 这种“标准化”变化趋势不能客观反映传统农区土地垦殖的真实历史, 耕地面积也明显高估, 与CHCD数据集不具有可比性;(2) HYDE3.1 数据集吸纳了区域性研究成果, 使其在总量上与CHCD数据集较为接近, 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但其在省区和网格尺度上与CHCD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相对差异率超过70% (< -70%或> 70%) 的网格占比高达56%~63%, 超过90% (< -90%或> 90%) 的网格占比也高达40%~45%;而相对差异率介于-10%~10%的网格占比仅为5%~6%, 介于-30%~30%的网格占比也仅为17%左右;(3)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 建立更高精度的中国区域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 是提高区域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5.
福建省多丘陵、山地,植被覆盖度高,若采用直接真彩色合成或整幅波段加权后真彩色合成效果都不佳,尤其是植被区部分,可以利用植被指数对植被区单独进行波段加权处理后再进行真彩色合成,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通过对ALOS和QB数据的试验,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比较方法,认为该方法效果最好,并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6.
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中,查询检索数据,除以数据或表格显示之外,另有直观明了的图形显示,如曲线图、直方图、饼形图等。如此大量灵活的图形显示,是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于其它系统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107.
叶绿素是植被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准确估算叶绿素含量对植被生长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辐射传输机制的PRO4SAIL模型模拟植被冠层光谱,以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物理模型模拟反射率和遥感影像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利用多光谱信息定量反演路域植被叶绿素含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PRO4SAIL模型模拟的冠层反射率反演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可行性。该研究成果为大面积路域植被冠层叶绿素含量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