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608篇
测绘学   311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337篇
地质学   1210篇
海洋学   74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50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水域面积为2338km2,平均水深1.9m,最大水深不足2.6m,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因此泥沙淤积严重,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在太湖四周地区,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852.
为全面了解■属鱼类表型性状的种间差异,描述了我国养殖的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群体的表型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3种■鱼共计190尾样品的形态种质特征和可量可数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除叉长/体长(FL/SL)、体长/尾柄长SL/PL)、头长/眼间距(HL/ID)和下颌长/上颌长(LJL/UJL)外,其余9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径分析显示,黄条■的体长(SL)、体高(BH)、尾柄长(PL)和尾柄高(PD)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4个表型性状;高体■的体长(SL)、体高(BH)、眼间距(ID)、下颌长(LJL)和眼后头长(POL)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5个表型性状;五条■的体高(BH)、下颌长(LJL)和全长(TL)是主要影响其体质量的3个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中第一项主成分贡献率为34.974%,其他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次为23.897%、...  相似文献   
853.
地理选择题作为一种客观性题目在高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综合题相比,地理选择题对语言表述的逻辑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了既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体现高考考核的能力及目标要求,保证高考试题的公平性与区分度,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命题者会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854.
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包头市南海湖沉积物中Cu、Pb、Zn、Cd的形态、AVS和SEM、上覆水、上覆过滤水及沉积物间隙水重金属的系统分析,结合南海湖为黄河新成牛轭湖的特点,与黄河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重金属在固、液两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南海湖与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残渣态非常接近,反映了沉积的同源性,Pb和Cd次生相则明显在南海湖发生富集,上覆水中重金属81.0%以上均结合在悬浮物上,南海湖水质长期Cu超标的现象是由沉积物的释放造成的,研究证明间隙水为重金属向上覆水迁移起到桥梁通道作用;有机络合物的络合作用超过AVS的沉淀作用,是导致Cu向水相扩散迁移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55.
岩溶负地形的分类与浸没时间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文兴  郭纯青 《中国岩溶》1999,18(2):177-182
本文对不同类型岩溶负地形的体积空间进行数学描述,按不同的指数对负地形进行分类,并给出有关泄水时间的数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广西红水河沿岸的岩溶峰丛洼地、峰林谷地为例,计算不同类型的负地形从最高水位到泄干水所用的时间,分析不同类型的岩溶负地形与岩溶浸没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6.
典型稀土矿区周边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不同类型稀土矿区周边土壤中稀土元素(REE)的含量与形态特征,可为矿区周边污染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建议。本文采用欧盟BCR顺序提取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方法,对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区和江西赣南稀土矿区周边6个土壤样品中15种稀土元素进行了含量及形态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约为264~15955μg/g,明显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186μg/g),白云鄂博尾矿区周边土壤富集轻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富集,占总含量的64.0%~89.4%,生物有效性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赣南矿区周边土壤富集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占总含量的70%以上,易发生迁移转化及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分布与pH值有显著相关性,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稀土元素的弱酸提取态含量不断升高,残渣态含量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857.
张塞  于扬  王登红  王伟  张洪果  岑况 《岩矿测试》2020,39(5):726-738
稀土矿的露天开采易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土壤存在以Cd、Pb为主的轻、中度重金属污染。常见环境质量评价以主要污染因子(如重金属总量)作为衡量污染程度的指标,仅能反映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为查明赣南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的赋存状态、迁移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本文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各形态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RAC风险评价法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总量的65.5%。②土壤样品中Cd、Pb含量平均值分别是江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72倍和2.14倍;流域内位于矿山下游河流沿岸农田土壤Cd的平均值、尾矿库附近农田Pb的平均值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2.33倍和3.06倍,22.7%样品的Cd或Pb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其中可交换态所占比例仅次于残渣态,分别占总量的47.1%和13.5%。③地累积指数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Pb累积程度及生态风险水平较高,Co、Ni、Cu、Zn较低;RAC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d生态风险较高,Co、Zn、Pb生态风险中等,Cu、Ni生态风险低。④针对矿区农田土壤的三种评价方法各有侧重,其评价结果异中有同,均表明研究区土壤Cd具有较高的污染程度和迁移活性,生态风险较高。本研究结果将为识别稀土矿周边农田土壤的潜在环境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8.
通过对安徽再生铅工业园周边0~20 cm深度的表层土壤及0~300 cm深度的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的研究及来源解析,发现土壤中Cd、Hg、As、Pb、Cr、Cu、Ni及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00.4 ng/g、39.45 ng/g、12.22 mg/kg、42.5 mg/kg、75.4 mg/kg、28.5 mg/kg、33.5 mg/kg、74.1 mg/kg,富集元素主要有Cd、Pb及Hg,其中土壤Cd、Pb富集明显受工业活动影响,Hg富集与工业活动无关。土壤Cd明显富集面积为21 km2,影响深度为65 cm。土壤Pb明显富集面积为12 km2,影响深度为20 cm。土壤Hg普遍为中度富集,富集深度为0~65 cm。土壤中Cd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以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Cd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的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均与其全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仅有9.5%样点Cd含量与5.4%样点Pb含量超过了《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  相似文献   
859.
梅艳国  王随继 《地理学报》2016,71(9):1509-1519
不同时段河道的侧向侵蚀/加积面积变化的定量研究可以揭示河道的变化特征。以黄河临河段213 km长的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77年以来19个时段基于遥感影像绘制的河道平面形态图的面积变化来估算其4个亚河段(S1、S2、S3和S4)在不同时段的河岸侧向侵蚀/加积面积以及全河段的河道平均萎缩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临河段左右河岸在37年间都表现为侧向净加积,其4个亚河段左岸的侧向累计加积面积分别为33.16 km2、49.59 km2、29.52 km2和30.85 km2,其中1995-2000年的加积面积分别占到其总加积面积的85.5%、51.2%、47.2%和104.6%;右岸的侧向累计加积面积分别为30.83 km2、8.74 km2、26.44 km2和18.76 km2,而1995-2000年的加积面积分别占到其总加积面积的57.2%、111.9%、65.7%和61.6%。该河段河道面积1977-2001年具有减小趋势,2001年之后河道表现为侧向侵蚀、加积的交替变化,1977-2014年间河道平均萎缩速率为6.16 km2/yr。该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值最明显的变化也发生在1990s,与1995年相比,2000年的河道长度增加了5.8%,河道面积减少了39.4%,河道平均宽度减小了42.8%,弯曲系数增加了6.6%。黄河临河段河道形态剧烈变化及河道严重萎缩都发生在1990s,这主要是黄河上游刘家峡和龙羊峡水库联合运行导致汛期水沙量大量减小所致,4个亚河段的河岸冲淤变化还受到局部河岸物质结构、护岸工程及水动力差异的影响。随着2000年后河流综合管理措施的调整,黄河临河段河道的上述变化趋势明显弱化,河流健康程度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860.
严克涛  郭清海  罗黎 《地球科学》2022,47(2):622-632
为了研究热泉中砷的形态及其分布、转化规律,针对云南腾冲热泉各种砷形态进行了IC-ICP-MS测试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在91处热泉中检出了11种砷形态,包括(亚)砷酸盐、无机硫代砷和甲基(硫代)砷.其中(亚)砷酸盐含量>无机硫代砷含量>甲基砷含量.热泉中无机硫代砷含量及其巯基化程度与硫/砷比正相关.甲基砷含量低是富硫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