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8篇 |
大气科学 | 19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48篇 |
海洋学 | 99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提出了一种融合光谱和空间结构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增量分类算法INC_SPEC_MPext。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高光谱影像的若干主成分,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各主分量影像对应的形态学剖面(MP),再将所有主分量影像的形态学剖面归并联结,组成扩展的形态学剖面(MPext)。将MPext与光谱信息相结合以增加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未标记样本的有用信息,优化分类器的学习能力。不断从分类器对未标记样本的预测结果中甄选置信度高的样本加入训练集,并迭代地利用扩大的训练集进行分类器构建和样本预测。以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AVIRIS Indian Pines和Hyperion EO-1Botswana作为测试数据,分别与基于光谱、MPext、光谱和MPext融合的分类方法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数量有限情况下,INC_SPEC_MPext算法在降低分类成本的同时,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简要论述了典型热液裂隙充填钨—铋—钼石英脉矿床地质及其以黑钨矿—辉铋矿—辉钼矿为主的矿物组合纵向逆分带现象。重点测量研究了黑钨矿晶体的宏观形态特征和微形貌,及其成因演化机制。以现代光学微分干涉(DIC)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黑钨矿端面(102)等的螺旋生长及[010]晶带等的层生长现象。提出黑钨矿晶体的螺—层混合生长概念。 相似文献
65.
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在重构矿业城市生态系统,提升矿业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上作用关键。一方面,经过生态修复后的矿业废弃地是矿业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增量,另一方面,以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为导向的治理是破解当前矿业废弃地治理低效的有效途径。湖北省大冶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评价大冶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矿业废弃地空间分布,评价其生态潜力,进而提出生态型、生活型和生产型3种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改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冶市生态基底良好,但是景观破碎化严重,连通性弱;②大部分矿业废弃地生态潜力较高,60%的矿业废弃地可以转化为绿色基础设施;③30%的矿业废弃地适合生态型改造、52%的适合生活型改造、18%的适合生产型改造。 相似文献
66.
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种类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草是一类由陆生植物演化并适应海洋环境的沉水植物,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2008年7月,对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描述了分布于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了山东近岸海域海草资源的现状及退化原因。调查共发现海草种类4种,分别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红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i watensis Makino)及黑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japonicus Makino)。调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草资源调查,恢复受损海草生物群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叶海牛科(Phyllidiidae)是中国南海最常见的裸鳃类动物之一,但由于受关注度较低,中国有关该科分类学的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补充国内叶海牛科的物种记录,本文通过形态学观察的方法,从2019—2021年采集自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23个叶海牛科标本中,鉴定出3属9种,包括1个新记录种——巴克尔乔小叶海牛(Phyllidiella backeljaui Dominguez, Quintas&Troncoso, 2007)。本文对该新记录种、月蓝叶海牛(Phyllidia picta Pruvot-Fol, 1957)、席琳类叶海牛(Phyllidiopsis shireenae Brunckhorst, 1990)和迷宫小叶海牛(Phyllidiella meandrina Pruvot-Fol, 1957)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中文新描述,支持将国内叶海牛科划分为叶海牛属(Phyllidia)、类叶海牛属(Phyllidiopsis)和小叶海牛属(Phyllidiella)3个属的观点。通过比较,对国内叶海牛科研究中存在的物种鉴定错误和同物异名问题分别进行了更正和处理,并修订了... 相似文献
68.
海冰密集度产品在冰间湖的监测与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使用8种典型的被动微波遥感海冰密集度产品(NSIDC-BT-25km、NSIDC-NT2-25km、NSIDC-NT2-12.5km、NSIDC-NTBT-25km、EUMETSAT-BTBR-25km、EUMETSAT-BTBR-10km、UH-ASI-12.5km和UB-ASI-6.25km)以及5种常用的海冰密集度阈值(15%、40%、50%、60%和70%)对南极威德尔海2016—2017年出现的冰间湖进行监测,并使用形态学后处理操作对监测结果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阈值条件、海冰密集度反演算法以及空间分辨率差异对冰间湖面积和范围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形态学操作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SIDC-NTBT-25km产品对阈值的敏感性最高,NASATeam2(NT2)算法反演的海冰密集度产品对阈值的敏感性最低,并且其监测的冰间湖面积和范围相较于Bootstrap(BT)和ARTIST Sea Ice(ASI)算法产品的监测结果整体偏小;高空间分辨率产品监测到的冰间湖开放时间更早,面积和范围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空间分辨率对...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及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实施CTA检查及DSA检查。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瘤体破裂情况、不同瘤体破裂情况者形态学特征,并分析颅内动脉瘤瘤体破裂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2例颈动脉患者瘤体破裂率为74.39%(61/82)、瘤体未破裂率为25.61%(21/82);瘤体破裂者子囊数目(60.66%)、面积比、SR、AR、瘤体长度大于瘤体未破裂者,瘤体破裂者动脉瘤单发情况(91.80%)、动脉瘤分布位置与瘤体未破裂者比较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面积比、SR、AR、瘤体长度均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瘤体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CTA检查可明确颅内动脉瘤患者瘤体形态学特征,评估瘤体破裂风险。
相似文献70.
目前深水水道的分类方案较多,本文基于深水水道的形态学特征,且聚焦于单一型深水水道,将其划分为顺直型(曲率介于1~1.25)、低弯度S型(曲率介于1.25~1.5)和高弯度S型(曲率>1.5)。其中,顺直型水道侵蚀作用最强,往往不发育天然堤沉积,无侧向加积;低弯度S型水道发育天然堤,并具有侧向加积;高弯度S型天然堤及侧向加积最为发育,决口扇常与之伴生。深水水道的曲率是水道形态的直观表现,曲率大小主要受深水地貌即深水地形坡度的影响。在上陆坡区域,地形坡度较大,沉积物能量强,深水水道以顺直型为主。中陆坡区域,随着地形坡度的减缓,水道的弯曲形态也逐渐增加,形成低弯度S型,直至下陆坡,水道演变为高弯度的S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