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49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几何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选取具有不同尺度和包含全部方向的结构元素,设计了全方位结构元素多级加权滤波去噪算法和多尺度全方位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用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处理;并通过图像边界追踪生成栅格数据对象和矢量数据对象,据此建立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几何特征提取模型。结果表明:全方位结构元素多级加权滤波去噪算法很好地抑制了图像中的噪声,并保留了图像细节;多尺度全方位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噪声抑制和精细边缘提取的矛盾,检测出的图像边缘比基本的边缘检测算子清晰,而且抗噪性能强。提取的几何特征信息可以结合遥感图像的光谱、纹理、统计等特征用于遥感图像地物识别与分类,也可以在GIS、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和气象、农林、地理、海洋、水利、国土资源和环保等行业使用。  相似文献   
162.
许氏平鲉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 (Hilgendorf)消化 道短,具有肉食性鱼类的典型特征。 可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和肛门。口咽 腔上皮为复层上皮,上皮内有味蕾分布。咽后消化道的管壁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 、肌层和浆膜层。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粘膜层上皮。食道为复层上皮,部分区域具有由单层柱 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突起。胃Y形,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贲门部和盲囊部都具有发达 的皱襞和胃腺,胃幽门部无胃腺。小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绒毛发达。小肠与直肠连 接处有瓣膜。直肠粗短,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相似文献   
163.
潮沟是潮滩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是潮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潮沟的研究,可以为潮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作为1种高效的对地探测手段,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信息的能力。本次研究利用2009年12月25日获取的Terra-SAR-X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采用增强LEE滤波对TerraSAR-X影像去噪,再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成功提取了九段沙的潮沟信息,实验证明该方法对高分辨率雷达影像的潮沟信息提取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4.
对2种不同地理种群七带石斑鱼进行14项形态性状的测定,采用2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t-检验方法,比较了2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t-检验结果表明,2群体在14个性状中有12个性状表现出极其显著差异(P〈0.01),1个性状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9.873%、25.091%和16.875%,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1.804%,2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态势,形成两个不同的类群,2群体在主成分1轴上的差异较在主成分2轴上的差异更为明显,主成分1主要由经卜检验差异指标数量多和差异程度大的性状组成。判别分析表明,2个七带石斑鱼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001),建立了2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及综合判别率均为100%,可以认为逐步判别法对七带石斑鱼不同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差异系数(C.D)计算的结果表明,尽管2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主成分分析、t-检验和判别分析的结论基本上是类似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165.
基于受精卵早期发育形态学的观察,对利用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倍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变圆、体积膨大及卵黄团物质位置移动的过程;在15℃下,中华绒螯蟹受精卵在产出后40 min左右释放第一极体,80 min左右孵化膜形成并举起,5 h左右第二极体释放;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优化参数为:产卵后1.5~2.0 h,用6 g/L的氯化钾处理4 h;孵化膜形成并举起可以作为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开始点的形态学标记,其最高诱导率可以达到100%.实验结果为实现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6.
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利用变化检测技术更新现有的影像数据库或地图数据库是一项对测绘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对现有的变化检测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然后提出了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的实施流程,最后结合数学形态学算法对SPOT5影像(2.5 m分辨率)进行了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167.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子的缺点,研究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方法,给出了基于多结构元的抗噪型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的具体流程,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边缘提取能力和抗噪性。  相似文献   
168.
详细介绍了基于栅格数据的面状地物主骨架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内存需求少的优点 ,同时用该算法所提取的主骨架线为最优 (最长 )骨架线 ,可用于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169.
材料三维显微组织形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材料三维显微组织形态的实验观测和科学定量表征是材料学科的核心问题,是材料科学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且又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材料三维显微组织几何形态观测和表征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存在问题与可能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就我国在该领域中的下一步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70.
自1996年以来,引发对虾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病原体日趋复杂,病毒、原核生物的混合型感染成为病害的主要特点。立克次氏体是一种原核生物,是导致对虾发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关于对虾立克次氏体样病原的研究国内外系统报道的较少,现有报告主要是自然发病的对虾个体的病灶组织病原体的检测以及病理学的研究[1]。在对虾细胞培养环境条件下,立克次氏体的增殖方式及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在细胞培养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立克次氏体的形态、病理及其增殖规律。本文报道中国对虾淋巴组织培养细胞中立克次氏体增殖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