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哲罗鱼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水温为7—12℃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随着仔鱼发育消化系统结构逐渐完善。破膜后16d消化系统完全贯通,破膜34d食道发育与成鱼基本相同,明显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出现3—4个粘膜褶皱;破膜2d在消化管道前端,胃开始分化,管壁较厚,可见明显的两层,胃原基细胞形成胃腔,破膜24d胃组织结构发育得较完整,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出现胃腺;破膜后46d肠的组织结构与成鱼相同,粘膜层大量分布Ⅰ型、Ⅱ型和Ⅲ型粘液细胞;初孵仔鱼在肠背侧出现,与肝脏相互分开的一个独立的器官为胰腺组织。哲罗鱼破膜后26d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前肠、直肠以及肝脏和胰脏,破膜后36d出现幽门盲囊原基。本实验得出哲罗鱼仔鱼最佳初次投喂时间应在破膜后24—26d,即上浮后3—5d,由于破膜后46d幽门盲囊组织结构发育基本完善,可适当增加投喂量。  相似文献   
152.
针对藻细胞原始图像的特点,将数学形态学中的闭运算、自适应形态面积开运算、形态重构及Canny算子相结合,用于对混杂大量噪声的原始藻细胞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重建保留原始图像细节信息的藻细胞图像.在预处理的过程中,利用形态边缘检测算子对藻细胞的边缘轮廓进行了检测.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去噪.所提取的藻细胞的边缘轮廓精确、完整,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3.
潮沟是潮滩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是潮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潮沟的研究,可以为潮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作为1种高效的对地探测手段,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信息的能力。本次研究利用2009年12月25日获取的Terra-SAR-X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采用增强LEE滤波对TerraSAR-X影像去噪,再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成功提取了九段沙的潮沟信息,实验证明该方法对高分辨率雷达影像的潮沟信息提取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4.
对2种不同地理种群七带石斑鱼进行14项形态性状的测定,采用2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t-检验方法,比较了2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t-检验结果表明,2群体在14个性状中有12个性状表现出极其显著差异(P〈0.01),1个性状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9.873%、25.091%和16.875%,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1.804%,2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态势,形成两个不同的类群,2群体在主成分1轴上的差异较在主成分2轴上的差异更为明显,主成分1主要由经卜检验差异指标数量多和差异程度大的性状组成。判别分析表明,2个七带石斑鱼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001),建立了2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及综合判别率均为100%,可以认为逐步判别法对七带石斑鱼不同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差异系数(C.D)计算的结果表明,尽管2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主成分分析、t-检验和判别分析的结论基本上是类似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5.
基于受精卵早期发育形态学的观察,对利用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倍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变圆、体积膨大及卵黄团物质位置移动的过程;在15℃下,中华绒螯蟹受精卵在产出后40 min左右释放第一极体,80 min左右孵化膜形成并举起,5 h左右第二极体释放;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优化参数为:产卵后1.5~2.0 h,用6 g/L的氯化钾处理4 h;孵化膜形成并举起可以作为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开始点的形态学标记,其最高诱导率可以达到100%.实验结果为实现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6.
许氏平鲉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 (Hilgendorf)消化 道短,具有肉食性鱼类的典型特征。 可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和肛门。口咽 腔上皮为复层上皮,上皮内有味蕾分布。咽后消化道的管壁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 、肌层和浆膜层。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粘膜层上皮。食道为复层上皮,部分区域具有由单层柱 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突起。胃Y形,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贲门部和盲囊部都具有发达 的皱襞和胃腺,胃幽门部无胃腺。小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绒毛发达。小肠与直肠连 接处有瓣膜。直肠粗短,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相似文献   
157.
以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培育的已明确年龄(1龄、2龄、3龄)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材料,采用原位压片法对仿刺参棘、体壁、触手、管足、纵肌、呼吸树、肠7种组织标本进行骨片形态学观察和SPSS统计分析,获得了不同年龄、组织仿刺参中各类型骨片的相对比例。结果表明,原位压片法得到的骨片较Na Cl O法结构损坏较小,且能观察到骨片在组织中的分布。仿刺参各组织中存在桌形体、扣形体、杆状体、花纹状体、复合盘状骨片和长孔状体6种主要骨片类型。体壁中主要骨片类型为扣形体和桌形体;棘和触手中主要骨片类型为扣形体、桌形体和杆状体;管足中主要骨片类型为特有的复合盘状骨片、扣形体和桌形体;呼吸树和肠中主要骨片类型为花纹状体;纵肌不含任何类型骨片。不同组织间相同类型骨片的形态结构一致,无组织间特异性。通过对不同年龄仿刺参各组织的骨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年龄仿刺参相同组织中骨片比例存在差异,例如,1龄、2龄、3龄仿刺参触手中桌形体骨片的相对比例分别为11.55%±2.69%、20.76%±2.34%、3.75%±0.72%,2龄仿刺参触手中桌形体骨片的相对比例显著高于1龄、3龄仿刺参触手中桌形体骨片比例(P0.05);1龄、2龄、3龄仿刺参棘中扣形体相对比例分别为92.55%±1.98%、65.45%±1.79%、88.36%±3.08%,2龄仿刺参棘中扣形体相对比例显著低于1龄和3龄仿刺参棘中扣形体骨片比例(P0.05)。本研究为仿刺参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资料,为仿刺参的年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数学形态学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传统数学形态学算法的特点,对这一理论用于LiDAR点云数据滤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算法进行扩展和改进,提出针对不同地形特点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数学形态学"开"算子的基础上,提出增加一个"带宽"参数用于点云数据滤波的方法.最后利用三组实际点云数据进行试验,以验证这一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9.
王倩  贾永红  邹勤 《测绘科学》2010,35(1):101-103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双向匹配识别方法,通过对测试运动员的测试卡图案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良好地去除测试卡图案上噪声的影响,而且能有效识别测试卡上图案,识别正确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0.
高分辨率影像农田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河南省安阳市某地冬小麦长势良好的Quick Bird影像,首先应用数学形态学的开运算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将种植冬小麦的农田与反射率较高的空地、道路、农村居民地进行区分,人工选择并提取需要分析的农田区域,计算其边界并进行细化,最终提取农田边界信息。整体处理流程基于VC++6.0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