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王发曾  邱磊 《地理科学》2015,35(5):583-592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具有生态调控、经济社会与文化景观等3项功能,可通过评价功能强度、测度满意程度与优化系统功能等分别实现学者、市民与政府对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的认知。三类认知构成了研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的独特知识体系,为该系统的功能优化提供了执行线索,进而对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以连云港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为例,在评价功能强度、测度满意程度并对比分析二者异同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学者与市民的意见,提出优化系统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2.
席建超  葛全胜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449-1457
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是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导向。“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提出意味着“旅游长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而言,其价值为:①从空间维度看,首次实现从“区域旅游”向“流域旅游”的空间拓展;结合城市群崛起,联动未来以跨区域完整的地域自然山水和文化生态单元,将形成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的主干骨架。②从时间维度看,首次实现了旅游业发展从区域“支柱产业”向“全局战略性产业”提升,使得区域旅游业发展向同时兼具“产业”和“事业”特征的旅游业本源属性回归。③从对外开发合作看,首次实现了“国内区域旅游发展”和“对外国际开发开放”的联动对接。以国内开发促进国际合作,以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外统筹联动式开发模式开始形成。这种流域性区域旅游发展模式,也催生出一系列区域性的的研究命题,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国家区域重点发展战略,这些命题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发展”、“城市群旅游与生态功能区旅游对接协调”、“城市群旅游业一体化整合提升”、“生态功能区旅游主业化改革推进”、“沿海、沿边旅游业国际化开放对接”、“流域性旅游业综合治理”等。  相似文献   
113.
《浙江地质》2009,(4):22-23
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4月22日上午9:30,地处嘉兴市区的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广场彩旗飘飘、鼓乐阵阵,热闹非凡。省国土资源厅、嘉兴市政府联合在这里举行浙江省纪念第40个“世界地球日”暨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免费开放仪式。副厅长王永民、嘉兴市副市长赵树梅等领导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14.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dvanced method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open space extraction combining spectral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From both semantic and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s, a hybrid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class organization of open space are issues and mapped from one to another. Based on per-pixel and segmentation mechanism separately, two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 are performed. Owing to prior of spatial aggregation and spectral contribution, the segm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exhibits its superiority over a pixel-based classification. Finally a GIS-based post procedure is hired to eliminate some unsuitable open space components in both spatial and numer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ne hand, and separate open space some fabrics from fused remote sensing classes by defining their Shape Index on the other hand. The case study of Beer Sheva based on ASTER data proves this method is a feasible way for open space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15.
姚国权 《海洋信息》1999,(10):21-22
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经过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开发,其美丽富饶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近十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两岸交往日趋扩大。1993年以来,分别在南京、台南和西安等地举办了3次关于海峡两岸港口及海岸开发研讨会。为了促进大陆人民对台湾宝岛的了解,特对台湾海岸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6.
以岩石粉末试样的熔融实验为基础的 Q Ab Or An H2 O 体系的相关系表明,地壳岩石的熔融作用遵循矿物相消失所制约的固 液相平衡规律。然而,地壳岩石块状样品开放体系的熔融作用,其熔融机制、矿物相转变、初熔液相成分、残余固相等方面,均与地壳岩石封闭体系的熔融作用有很大差别。石英闪长岩开放体系的熔融实验表明,岩石的熔融首先从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开始,从而熔体成分由基性逐渐转变为中酸性,残余固相趋于超酸性。这一实验结果对大陆地区岩浆起源和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的研究可能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7.
推动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也是持续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海洋试验场是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业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其秉持公益、开放、共享的原则,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试验场开放共享将会成为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助推器”。文章比较了国内外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与现状,分析了国家和市场对海洋试验场的共享需求,依据我国海洋试验场已具备的条件,探讨了试验场共享内容、方式和机制,提出了海洋试验场向社会开放共享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8.
连云港陆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全球发展大势来看,以连云港为东桥头堡直抵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连接亚欧两洲,对世界物流将产生巨大影响。从全国发展大势来看,连云港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战略中处于特殊地位。在地理位置上,连云港是沿海和沿桥的结合部。优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是亚欧大陆桥呈东西双向开放,连接亚欧两大国际市场,是一条国际贸易通道;二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交通运输网络立体化,综合  相似文献   
119.
2011年10月24-28日,在美国丹佛召开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开放科学会议(Open Science Conference)。WCRP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主办。注册参会代表1990余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专家20多位。大  相似文献   
120.
利用广泛应用的高压釜和Rock Eval热解实验技术,对松辽盆地3个有机质样品同时进行了密闭条件下的加水恒温热解实验和开放条件下的恒速升温热解实验。利用后一实验数据所标定得到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与高压釜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机质产油、产气率。结果表明,在线计量的恒速升温Rock Eval实验方法由于不损失C6—C13的轻质烃组分,在计量液态油的产量方面较需要抽提、恒重的高压釜实验方法更为准确。因此为解决热模拟实验中难以计量、但对成烃评价有重要意义的C6—C13组分的计量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经。这可能也表明,先由实验数据建立有关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之后由它来进一步计算有机质的成烃率,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应该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