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7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1篇 |
大气科学 | 67篇 |
地球物理 | 54篇 |
地质学 | 166篇 |
海洋学 | 7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自然地理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协同工作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概括了较为完整的协同空间决策概念,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的空间问题协同分析、方案生成与可视化、方案分析、方案表决等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分析了协同空间决策的复杂性、交互可视化、多用户参与、方案探索性分析、多层次协同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2.
83.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构建区域间环境协同治理体系,是提升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的可行性选择。本文从环境规制的政策文件、实施过程、治理效果3个维度,构建大气污染规制耦合度评价体系,探究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2003—2019年大气污染规制耦合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此为基础,对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划分区域协同治理小组,并分别测算其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水平,进而探究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各城市的大气污染规制耦合度整体上表现为连片集聚发展特征,呈现出上海市最高、浙江省和江苏省次之、安徽省再次之的格局,且区域差异性不断缩小;② 长三角区域整体大气污染治理协同度较低,但在波动中呈缓慢上升趋势,划分区域治理组后各小组大气污染治理协同度保持在较高水平;③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对外开放差异、公共交通差异和绿化建设差异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经济增长差异和技术创新差异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4.
传统标绘系统都是单用户工作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中群体用户在分布式环境下协同标绘的要求。本文将网格技术引入分布式实时协同标绘研究中,设计了基于网格的分布式实时协同标绘系统的框架,介绍了其系统框架,以及协同管理、协同消息、网格调度器等技术。将网格和GIS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分布式实时协同符号标绘系统原型,满足群体用户的地理信息共同协调与合作标绘的要求。实验表明,以网格技术构建分布式实时协同绘系统,能实现广域网下的快速协同,使其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5.
86.
雄安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权衡与协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评估了雄安新区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并利用自组织映射特征网络划分了生态系统服务簇,以期为新区统筹权衡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供给总体呈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食物供给服务在安新县与容城县供给较高,在雄县供给较低;产水服务供给以西南部地区较高,东北部地区较低;娱乐服务供给则以中北部地区较高,西南部地区较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间多为协同关系,少为权衡关系。识别出四种生态系统服务簇,不同服务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服务供给特点均存在差异,食物供给簇以旱地为主,主要提供食物供给服务;文化娱乐簇也以旱地为主,主要提供娱乐服务;生态保育簇以水域、旱地和林地为主,主要提供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城镇生活簇则以建设用地为主,也包括少部分水田,主要以产水服务较高。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间关系特征,为新区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变更时序与位置以及促进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地震应急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方能高效开展应急工作。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历史地震应急处置案例,提出了Ⅰ、Ⅱ级应急响应下多主体地震应急协同的一般流程,构建了相应的随机Petri网模型,并基于Petri网可能出现的状态集同构马尔科夫链,在计算各应急状态稳定概率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应急协同能力。同时,将应急过程中利用率高的变迁所对应的应急行为,作为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整各关键环节的应急速率,进一步对应急协同能力进行动态分析,进而提出有效提高应急协同联动能力的相关建议,为科学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8.
北京是中国地质调查的"摇篮",1913年成立地质调查所。1916年开始北京西山地质调查,1920年出版第一部地质调查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为影响世界的地质调查成果。解放后,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2013—2015年修编第二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为了突出北京的城市地质特色,增加"城市地质"篇章和"北京市基岩地质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今后,北京的地质调查将以天安门为中心部署展开,建立8个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地质环境调查为中心转变,从资源调查向多参数调查转变,从平面地质调查向三维地质调查转变。 相似文献
89.
基于1979~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大气数值预报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提供的地表潜热及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英国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提供的全球逐月海表温度格点资料以及新疆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塔里木盆地26个站逐月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和热带印度洋热力异常对塔里木盆地夏季降... 相似文献
90.
地质勘查从找矿普查勘探发展到为合理开发服务的综合勘查,到协同勘查,再到与环境和谐共进的生态地质勘查,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获得很大进展,甚至取得了变革性的发展与创新。在总结前人资源勘查、协同勘查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勘查实践经验,提出绿色协同勘查的思路、方法,构建了能源岩系多种矿产资源绿色协同勘查系统框架模型。绿色协同勘查结构模型包括地质勘查基础理论协同、多种矿产富集及关键层位追踪协同、勘查技术方法协同和勘查工程实施与生态环境协同等,其中勘查理论协同是基础,多种矿产形成及位态与勘查技术方法协同是核心,通过绿色协同勘查达到资源获取与人类环境和谐共进是目的,始终保持理论、矿产位态及技术与绿色协同勘查的一致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