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1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3277篇
海洋学   608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中太平洋YJA海山富钴结壳矿物组成与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样品采自马尔库斯(MARCUS)海脊YJA海山。利用等离子光谱、等离子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场发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富钴结壳中不同构造层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该结壳为一大型板状新结壳,矿石矿物是水羟锰矿,脉石矿物是石英、斜长石、磷灰石等,微量矿物有蒙脱石、高岭石、钠沸石、水黑云母、片沸石等。从结壳的底部构造层到顶部构造层,TMn,Ni,Cu, Ba,Zn等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TFe逐渐增加,Co变化不大;在相对疏松的构造层中,Si,Al,K,Na,Ca,Mg,Ti,P,Li,Rb等元素相对富集;结壳的稀土元素总量是1 982.27×10-6,Ce具明显的正异常。不同构造层稀土元素的演化趋势是:Ce与Mn等元素相同,其他稀土元素(Y除外)与Fe等相似。  相似文献   
932.
熊耳群火山岩系的上限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23(3):140-146
  相似文献   
933.
铼-锇同位素体系介绍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 Os同位素体系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对矿石矿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 )进行测年的同位素方法 ,利用 1 87Os/ 1 88Os比值还可以示踪成岩物质与流体的来源及其随后的演化历史 ,因此在矿床学研究及矿床勘探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 Re Os同位素测年方法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34.
威远震旦系天然气与油气生运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威远震旦系气藏天然气组成、同位素特征、储层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我们认为该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其天然气主要是干酪根裂解气、次为油的裂解气,次为油的裂解气。威远震旦系气藏是喜山期形成的,威远的天然气无论是干酪根裂解气还是油裂解气都由北面古构造聚集的干酪根裂解气和油裂解气转移而来,威远构造之所以能形成工业聚集的重要原因就是威远构造的形成与北面古构造的消失的良好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935.
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936.
不同采出程度下石油组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GHM烃分析仪对水驱模拟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采出原油进行分析,研究其原油组成的变化规律,探索原油组成与采出程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验表明 :原油的采出程度与采出流体PV数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随着采出程度逐渐提高,原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范围及主峰碳数逐渐后移,原油的轻 /重比值呈现降低趋势。实验还证明,某些在空间上呈圆柱型、具有规则支链的分子比相近碳数的直链分子更容易被驱出。该项研究对于从微观角度深入探索驱油机理、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37.
新测行Jade热液活动区中5件块状硫化物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小的变化范围,表现出较均一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在Pb-Pb图解上,块状硫化物的铅同位素数据构成线形排列,与该区沉积物和蚀变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一致,而与该区新鲜火山岩相比具较高的放射成因铅,证实了该区海底块状硫化物中的铅是由沉积物长英质火山岩来源铅共同构成的混合铅。不同热液活动区铅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表明,地质-构造环境的不同是导致各  相似文献   
938.
本文首次利用碳酸盐岩C,O,Sr稳定同位素探讨了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海洋沉积环境的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区中侏罗世碳酸盐岩δ  相似文献   
939.
贵州省地处世界岩溶发育最复杂、类型最齐全、分布面积最大的东亚岩溶区域中心, 也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大、岩溶最发育的省区, 同时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河水的地球化学反映了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气候和上地壳的化学组成的重要信息, 本工作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两条主要水系(乌江水系、沅江水系)河流的主要阴、阳离子和Sr2+离子及锶同位素组成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河水地球化学组成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解释。 贵州喀斯特地区两条主要水系河流的水化学组成代表了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 显示了与世界主要河流不同的水化学特征, 反映了喀斯特环境地表化学风化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0.
李虎侯 《第四纪研究》2000,20(4):393-393
地质学家向来是目光远大,“开口亿年万年,动辄万里千里”。然而,时至今日,地球科学不断地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领域提出新的技术要求,地质样品大量进入实验室,地质学家要和成天与原子分子打交道的实验室工作者合作共事,甚至,有时还要亲自动手从事实验室的工作。这是时代的进步,学科发展的标志。 定量数据一定是来源于对样品进行实验测试的结果,野外地质样品的采集位置往往很难重复,用不同位置采得的样品进行测试的实验结果,显然不是重复实验的结果。因此,准确提供地质样品的采样点,是保证数据的重复和结果的再现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我国全新世典型剖面隆尧宁晋泊采样水准点(37°23′59.4″N,114°52′11.9″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