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1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1377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70篇
地质学   3267篇
海洋学   609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28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在山东省莒南地质公园内发现6个小型恐龙足迹化石,被归入足迹属Minisauripus。化石产于下白垩统大盛群田家楼组.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Barremian)-阿普特期(Apdan)。5个较大,长约6cm,产于下部“主”层面上,其中4个组成2节行迹:1个较小,长约3cm,位于“主”层面30cm之上的上部层面上。山东Minisauripus的特征是:足迹个体小(长3.1~5.6cm,宽2.0~3.7cm),三趾型,略不对称;足迹纵长,各趾近平行,趾垫较清晰;趾末端较钝,但爪迹较尖。Ⅲ趾比Ⅳ趾略长,而Ⅳ趾比Ⅱ趾略长且窄。此外,步幅较长,足长与步长之比约为10:1。与四川、韩国Minisau却淞不同之处是:足迹个体较大,长约是它们的2倍。继中国四川和韩国之后,山东是Minisau而淞在全球的第三个发现点。  相似文献   
72.
藏东八宿地区泛非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出露于藏东八宿县同卡地区,是藏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泛非期花岗岩.卡穷微陆块呈岩片状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卡穷岩群构成卡穷微陆块的主体,卡穷岩群是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退变榴辉岩等组成的构造地质体.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获得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507Ma±10Ma,为泛非事件的岩浆活动记录,进一步证实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以南是泛非期基底,为解决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3.
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发育在新太古界太华群之中,野外调研和显微构造观察结果表明,该韧性剪切带是由构造片岩、眼球状片麻岩组成的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具有逆冲兼左行走滑的斜冲特征。对韧性剪切带构造片岩黑云母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获得坪年龄为419M±0.6Ma,反等时线年龄为417Ma±0.8Ma。认为华阳川韧性剪切带及其相应的小秦岭区域主导构造变形是发生于419Ma左右的秦岭加里东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位于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的果干加年山早古生代堆晶岩,主要由辉石橄榄岩、堆晶辉石岩、堆晶辉长岩、斜长岩等岩石类型组成.对堆晶辉长岩中锆石的矿物学与年代学研究表明.堆晶辉长岩中发育3种内部结构特征的锆石晶体,锆石Th、U含量和Th/U值揭示了同一岩浆系统中结晶形成的岩浆锆石.获得堆晶辉长岩SHRIMP锆石U-Pb谐和年龄461Ma±7Ma(MSWD=1.3)、431.7Ma±6.9Ma(MSWD=0.54),分别代表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原一古特提斯洋扩张过程中早期(中奥陶世Darriwilian阶晚期)、晚期(早志留世Telychian阶中期)的岩浆作用事件.果干加年山早古生代堆晶岩具有MORB.的特征,代表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残存的早古生代蛇绿岩,也是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目前为止认知时代最早的原一古特提斯洋壳的残迹.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的确定及其年代学的约束,使得龙木错-双湖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时代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并推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羌塘古生代增生楔及其中生代盆地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特提斯大洋最终消亡的巨型缝合带,晚古生代原-古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导致了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岛孤型火山岩、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和大洋俯冲型榴辉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5.
2008年12月19日.二六三大队在新干基地隆重举行建队50周年庆祝大会。中核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森,吉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民主到会并发表热情洋溢讲话,对二六三大队建队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江西省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马世昌,江西省政协常委赵传宝出席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76.
与中上地壳相比,对下地壳组成、结构的认识受限于样品的获取,然而天然火山作用携带的下地壳捕虏体可以为了解下地壳提供关键样品。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显生宙以来的火山作用携带有丰富的下地壳捕虏体,为探测华北下地壳组成、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这些捕虏体定深、定性及定年的综合研究,构建了以信阳,莒南,汉诺坝和女山等典型地区为代表的下地壳组成、结构剖面模型。这些剖面表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具有分层的特点,且上老下新,暗示可能与底侵作用有关。其中捕虏体的锆石U- 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揭示了该克拉通下地壳复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最古老的组成部分可能老至~4. 0 Ga冥古宙,此后经历了3. 80~3. 65 Ga古太古代的再造作用,2. 8~2. 5 Ga 新太古代和2. 3~1. 8 Ga 古元古代的增生与再造共存,同时还经历了显生宙以来包括462~220 Ma,140~90 Ma和47~45 Ma的增生与再造事件。  相似文献   
77.
高中地理教材若干概念表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门学科都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都以一系列概念作为其各种命题及其原理、规律的组成因素,都以一系列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依据。要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就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一系列概念,否则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原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78.
本文用ENGLE-型微探针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技术测定了一批青釉瓷残片中的16种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其残片来自浙江杭州地区的南宋郊坛窑和老虎洞窑。由主量元素判别方程的Q值表明,两类青釉瓷均属官窑制品。主成分统计分析看出,郊坛官窑与老虎洞官窑的瓷釉成分有明显不同,但其胎质成分的分布,却有部分的重叠,这显示了当时两处官窑的工匠们在使用胎料中的交往。从釉层、过渡层、和胎层的Al2O3和CaO的含量数据表明,郊坛官窑和老虎洞官窑的青釉瓷制品,分别存有厚度为120~140μm和230~240μm的过渡层,表明两处使用釉料和烧制工艺上的…  相似文献   
79.
刘发刚  刘星  彭程  曾庆荣 《云南地质》2005,24(4):414-420
将金平县龙脖河口一带原划二叠纪的玄武岩组,三叠纪的个旧组、火把冲组,更正为元古代,并命名为龙脖河岩群。为研究该区的地层展布、大地构造环境、古地理、构造活动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0.
何渊  李亮  黄金廷  范基姣 《地下水》2005,27(6):454-456
本文通过对渭北东部岩溶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对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占补给水源的74.3%.西部岩溶裸露区为岩溶水的直接补给区,其周边浅埋区为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东南部的岩溶中-深埋区为岩溶水的径流排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